- 鉴赏
这首诗《读书》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读书人沉浸于书海中的痴迷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首句“谁能也学读书痴”,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读书人痴迷状态的赞叹与向往,暗示了读书的乐趣和深度。接着,“园圃三年忘了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读书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甚至忘记了身边的日常事务,如同置身于无人问津的荒芜园圃,全身心投入于书籍之中,忽略了外界的一切。
后两句“却恐主人如泄柳,谩携藜杖去何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痴迷状态的复杂性。一方面,读书者担心自己的专注与痴迷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解或误解,就像害怕园主发现荒废的园圃而感到尴尬;另一方面,即使面对这样的担忧,他们仍然会带着简陋的藜杖(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继续踏上探索知识的道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人痴迷状态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邹浩通过这首诗,既赞美了读书人的精神境界,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知识力量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凉
泥污胭脂湿。何须花前留憾,无香可袭。
艳李秾桃总粗俗,风色几番偷入。
渐弹满、猩红点汁。
昔在西川狂颠甚,纳沈香、妃子清呼吸。
凭画手,为收拾。徐熙衰去逢春及。
看案头婆娑老子,来年九十。
匀粉调朱闲挥洒,幻出琼枝烟浥,乞得轻阴勤护惜。
免雨中凄怆成悲泣。陈思谱,当篇什。
氐州第一.题张文襄龙树院召客七札册
万柳堂空,寺余夕照,益都胜迹难掩。
提倡诗骚,主持风雅,滂喜抱冰领管。
招邀古寺,交舞处槐龙翠满。
楼好翰山,簃偏近水,群仙萧散。于今蔓草颓垣晚。
那复见旧时池馆。
更马郑应刘,苏辛欧赵,同付云烟。
眼望前尘尘已渺。莫论头长簿短。
病榻维摩伴伊谁,炉香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