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无 骨 箬 宋 /陈 洵 直 山 中 绀 箬 元 无 脊 ,炉 裹 金 丹 日 月 开 。不 是 潜 藏 杜 尘 世 ,有 人 曾 见 碧 蟾 来 。
- 翻译
- 山中的绀色竹子本无节,炼丹炉中金丹每日月交替显现。
它并非隐藏在俗世尘埃之下,有人曾亲眼目睹青色的月亮降临。
- 注释
- 绀箬:深蓝色的竹子。
元:本来。
无脊:没有节。
炉里:炼丹炉中。
金丹:炼制的丹药。
日月开:像日月交替一样显现。
潜藏:隐藏。
杜尘世:世俗尘埃。
碧蟾:青色的月亮。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骨箬》,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洵直。诗中以"山中绀箬元无脊"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植物——无骨的竹子,其质地轻盈,仿佛没有骨骼。"炉里金丹日月开"则将这种自然景象与炼丹术中的神话元素相联系,暗示着某种神秘力量或内在的光明在其中显现,犹如金丹在炼炉中散发出日月般的光辉。
"不是潜藏杜尘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之物的珍视和对尘世纷扰的疏离,认为它并非寻常可见,而是隐藏于山林之中,远离世俗的喧嚣。最后一句"有人曾见碧蟾来"则增添了神秘色彩,碧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月亮或仙人,言外之意是说,或许只有极少数人有幸瞥见这如梦如幻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奇幻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无骨箬的奇特形态和隐秘所在,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十六首·其八
束笋投来,展素册、分行罗布。
指星宿,三垣列舍,各依躔度。
面貌难猜鬷蔑丑,姓名那识颜标误。
待揩摩、老眼认参军,如遮雾。
白圭玷,青蝇污、兼金屑,黄沙淤。
自披寻,斜斜整整,虫鱼夹注。
爱者兼存题品字,弃之还载瑕疵句。
比文昌、禄籍更分明,堪凭据。
齐天乐五十首·其二十三
啊翁地位谈何易,居然一朝修证。
并不痴聋,真能覆育,几日劬劳交迸。娱将暮景。
看佳妇佳儿,玉兰辉映。
好继清芬,添香红袖伴高咏。
书城相对万卷,比金籯燕翼,风味须胜。
绿竹生孙,含饴待弄,从此老人名称,华堂昼静。
更养洁南陔,啊婆无病。为祝来今,满家都顺境。
长亭怨慢五首·其五
恁弹出、夜弦清怨。湘水巫云,谱成凄绝。
泪湿青衫,寄情空自费花叶。
碧梧吟罢,还怜惜、芳兰未歇。
可忆红楼,吹玉茗、东风如雪。愁说。
昔年萧寺见,风貌莲花无别。
蓬山路近,看纕佩、尊前亲结。
怎滇池、到红鹃,便梦断、竹王残月。
只应罗袖黄昏,犹记旧时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