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篱围败圃,石桷盖倾墙。
人缉蕉为布,家储蔗作粮。
断桥铺以竹,全木听成航。
要作南中记,曾须到海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丰在五羊城(广州)南郊的野外旅行时所见的景象。首句“棘篱围败圃”,写出了田间破旧的篱笆环绕着一片荒芜的菜园,显示出农村的衰败和田园的寂寥。次句“石桷盖倾墙”,进一步描绘了房屋的破败,用石头作为屋檐支撑,暗示墙壁已倾斜。
第三句“人缉蕉为布”,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贫困,他们将芭蕉叶编织成布料,作为日常衣物。第四句“家储蔗作粮”,则揭示了岭南地区的特色,人们以甘蔗作为主要粮食储备,体现了地方经济的特点。
第五句“断桥铺以竹”,描述了一座简陋的竹桥,桥身残破,仅能勉强通行。最后一句“全木听成航”,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水上交通的想象,即使木材破损,也能被巧妙地利用为船只。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南宋时期广州南郊农村的贫困与艰辛,以及人民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