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沾林霭重,风定卉芳新。
我非忘世者,未拟悟根尘。
这首诗描绘了万寿寺在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路便寻香域”,开篇即点明了寺庙周围的香气弥漫,暗示着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芬芳的地方。接着,“雨馀方暮春”一句,通过“雨后”和“暮春”的时间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雨水洗净尘埃后的清爽。
“润沾林霭重,风定卉芳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林间的雾气更加浓厚,仿佛给树木披上了一层轻纱;而当微风停歇时,花儿重新绽放出新的芳香,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生命在经历风雨洗礼后的新生。
“绿野含佳趣,青莲示净因”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田野与青莲,绿野中蕴含着丰富的乐趣,青莲则象征着纯净与禅意。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我非忘世者,未拟悟根尘”表达了诗人并非完全脱离尘世之人,但并未忘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句诗体现了诗人既关注现实世界,又寻求精神超越的复杂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