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生动画面。诗中以“鸟啼”、“春草”、“丝柳”、“竹窗”、“月”等自然元素为载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鸟啼怜遍春庭草”,以鸟鸣声起兴,表达了对春天草木复苏的怜爱之情。接着,“草庭春遍怜啼鸟”,将视角转换,从草木转向鸟儿,展现了春日里鸟语花香的和谐景象。这两句通过鸟与草的互动,巧妙地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力。
“丝柳乍烟霏,霏烟乍柳丝。”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的柔条比作轻烟,轻烟又仿佛是柳丝在空中飘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
“竹窗摇影绿,绿影摇窗竹。”竹窗的绿影在阳光下轻轻摇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这句诗通过“绿影”与“竹窗”的相互映照,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最后,“帘逗月纤纤,纤纤月逗帘。”这两句以帘与月的互动,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月光透过帘幕,如同纤细的线条,既勾勒出了月色的柔和,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同时,帘幕似乎也在与月光进行着微妙的交流,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诗意的深度。
整体而言,《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春日庭院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窦十九叔向赴京
冰结杨柳津,从吴去入秦。
徒云还上国,谁为作中人。
驿树同霜霰,渔舟伴苦辛。
相如求一谒,词赋远随身。
重阳日酬李观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送谢十二判官
四牡驱驰千里馀,越山稠叠海林疏。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
仙山不属分符客,一任凌空锡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