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苟不知祭,能如豺獭无。
《禽兽昆虫之孝十首·其八豺獭》全文
- 注释
- 曾:从前。
闻:听说。
豺祭兽:豺狼祭祀动物。
祭:祭祀。
还:也。
见:看见。
獭:水獭。
陈:排列。
鱼:鱼群。
人:人类。
苟:如果。
知:知道。
能:能够。
如:像。
无:没有。
- 翻译
- 曾经听说豺狼会祭祀动物
也见过水獭排列鱼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禽兽昆虫之孝十首》中的第八首,题为“豺獭”。诗中通过描绘豺狼祭祀兽类和水獭排列鱼群的行为,隐喻动物之间的自然法则和亲情,进而引发对人类社会中孝道的思考。
"曾闻豺祭兽",诗人首先以豺狼为例,说明它们懂得对死去的同类表示敬意,通过祭祀来表达哀思和尊重。"还见獭陈鱼",接着描述水獭会排列鱼群,可能是为了纪念或供奉,这种行为同样体现了它们对群体的忠诚和对先辈的怀念。
"人苟不知祭,能如豺獭无",诗人通过对比,指出人类如果不能像这些动物一样懂得祭祀和缅怀,那么在对待祖先和逝者的态度上,可能就显得缺乏敬畏之心。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动物之行,批评了人类社会中某些忽视孝道的现象,倡导人们学习自然界的亲情伦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