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念(bǎi niàn)的意思:指心思、念头、意念等多种想法。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宿约(sù yuē)的意思:长期约定的约定,比喻长期保持的誓言或契约。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学僧(xué sēng)的意思:指能够自学自修,不依附外界帮助,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逸趣(yì qù)的意思:逸趣指的是人们追求自由自在、舒适愉快的生活,追求享受和乐趣。
一至(yī zhì)的意思: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异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中更(zhōng gēng)的意思:指夜间更换更夜的工作。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经述的《夏日即事(其二)》描绘了夏日闲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与宁静的意趣。首句“顾此头颅百念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将心中种种思绪比作成灰烬,显示出内心的平静。次句“又看日影过庭槐”描绘出夏日阳光透过庭院老槐树的光影,流露出时光流转的自然之美。
“倦凭木榻学僧定”写诗人疲倦时倚着木榻修习禅定,寻求心灵的安宁,颇有出尘之感。“静掩蓬门为客开”则展现出诗人虽身在陋室,却愿意为来访的朋友打开门扉,体现了他的热情好客和淡泊人生态度。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通过兰花的幽香和不期而至的蝴蝶,寓言了生活的偶然与惊喜,增添了生活情趣。“眼前逸趣何曾少”强调即使身处平凡之中,诗人也能发现身边的乐趣,不需追求山林隐逸的生活。
最后,“不待山中更剪莱”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无需去山中劳作,表明他对现世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送崔夷甫员外和蕃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
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
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
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