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二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长策(cháng cè)的意思:指长远的计策或谋略。
狄山(dí shān)的意思:指人勇猛果敢,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灵动(líng dòng)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动作灵活。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威灵(wēi líng)的意思:指威严而庄重。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武威(wǔ wēi)的意思:指用武力来威慑他人,使其不敢轻易违抗或抵抗。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 注释
- 孝武:指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著称。
威灵:帝王的威势和神灵的力量。
动百蛮:使四方蛮夷归顺。
将军:古代对高级将领的统称。
阗颜:形容边疆遥远的地方。
儒生:指儒家学者或读书人。
未必:不一定。
长策:长远的策略或计谋。
枉使:白白地、徒然地使。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泛指外敌。
害狄山:成为狄族的祸患,狄山可能象征狄族居住的地方。
- 翻译
- 孝武帝的威严震慑四方,让蛮夷臣服,将军们的辛劳直至遥远的边疆。
读书人并非没有长远计谋,却白白地让匈奴成为狄山之患。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军戍守边疆、抵御外敌的诗句。开篇“孝武威灵动百蛮,将军辛苦到阗颜”两句,通过对历史上的孝武帝时期边防战役的回顾,表达了将士们在边塞上辛勤戍守、抵御外敌的艰难与孤独。"儒生未必无长策"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墨客亦有深谋远虑的肯定和期待。而最后“枉使匈奴害狄山”则揭示了边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暗含着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国之大计的深思熟虑,以及对于边塞将士的同情和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武并重、智勇双全的理想。此外,语言凝练,意境辽阔,是一首集历史回顾与个人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