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怀土(huái tǔ)的意思:怀念故土、思念家乡。
家问(jiā wèn)的意思:家庭中的问题或矛盾。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仆御(pú yù)的意思:指仆人侍奉主人,表示侍奉、服从。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淅淅(xī xī)的意思:形容细小的声音或细雨点落的声音。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奄奄(yǎn yǎ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处于濒临垂死的状态。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萧瑟、日光渐弱的季节变化,内心涌起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以“秋风”、“日光”、“清霜”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首句“秋风淅淅吹客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风的细微与寒冷,仿佛能感受到衣物被风吹拂的质感和凉意。接着,“日光奄奄寖已微”进一步描绘了光线的逐渐减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自我行吟楚泽畔,三月不通家问稀”两句,通过“行吟”和“不通家问”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楚泽”可能是指诗人所处之地,或是象征性的表达,强调了诗人与家乡的隔绝感。
“清霜冷落岁将暮,仆御借问何时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清霜”和“岁将暮”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仆人或御者询问归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最后,“我今萍梗任飘泊,怀土却悟从来非”两句,诗人自比为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漂泊与归宿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尽管渴望回归故土,但现实中的种种羁绊使得这种愿望变得虚幻而不切实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思乡和自我反思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