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其七》
《忆秦娥·其七》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萧萧燕支中风飘飘。风飘飘。

黄昏寒雨,直是无憀玉人何处吹箫

十年不见心如焦。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彩笺(cǎi jiān)的意思:彩色的纸张或笺纸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憀(wú liáo)的意思:没有顾虑或担忧的状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燕支(yàn zhī)的意思:燕子支撑在枝头,比喻依靠他人或外力维持自己的地位或生活。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中风(zhòng fēng)的意思:指中风病,也用来形容突然遭受打击或意外的困扰。

水远山遥(shuǐ yuǎn shān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很远,相隔甚远。

鉴赏

这首诗是《忆秦娥·其七》,作者是汪元量,生活在宋末元初之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思念。

"马萧萧。燕支山中风飘飘。风飘飘。黄昏寒雨,直是无憀。" 这几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马儿在冷清的气氛中鸣叫,燕支山中的风轻柔地吹拂,而黄昏时分的寒雨则增加了一份萧瑟感,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与哀愁。

"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不见心如焦。" 这里“玉人”指的是诗人所思念的情人,而“教吹箫”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十年的长久未见,使得诗人的心中充满了焦急和不安。

"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这两句强化了上一部分的情感表达,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思念之深,无从寄托于远方的情人,而“水远山遥”则是自然距离的写实,同时也是情感距离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以及那种隔绝与难以传达的情感痛苦。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三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0)

火宅

火宅烦恼窟,尘世忧患海。

唯有颜氏子,箪瓢无吝悔。

有圣人依归,其乐故不改。

(0)

和巩教授趋朝

昨梦中宵拾夜光,晓惊新句堕书旁。

英游只合陪青琐,伟论何须列皂囊。

溪上林峦新紫翠,船头橙橘半青黄。

兹行好语须频寄,只恐空疏窘报章。

(0)

和刘建昌除夕有欠我饮屠苏之句

閒愁客底费驱除,可复先生得自娱。

商陆火添人独坐,沉檀香冷岁还徂。

望家年甲那堪数,祭酒诗神合少苏。

来岁黄堂当此夕,不知能解寄诗无。

(0)

呈府判兄

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

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

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0)

中秋寓直东宫是夕当月蚀云兴不见

中秋令节每多阴,况复清居鹤禁深。

幸免虾蟆矜毒吻,不妨蟋蟀伴孤吟。

连旬病腹难容酒,独夜清眠不愧衾。

二八孤光应未阙,小楼犹得共登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