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五》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踏红(tà hóng)的意思:指踩着红地毯,表示受到隆重接待或庆祝。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注释
客路:旅途,指离家在外的生活。
三年:时间跨度,表示离家已很长时间。
山:家乡的山,象征着故乡。
上楼:登高望远的动作。
梦魂:梦境,心灵深处的思念。
明朝:明天。
红尘:世俗生活,这里指繁忙的社会。
清伊:清澈的溪水或人名,代指心爱的人。
病颜:形容病态或憔悴的脸色。
翻译
在外漂泊了三年,再未见到家乡的山峦
登上高楼,只有梦境中与你相会
鉴赏

这四句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首句“客路三年不见山”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旅居在外,对故乡山河的深切思念。其次,“上楼相对梦魂间”则透露出诗人即便是在高楼之上,与友人的相逢也只如同梦境般虚幻,反映出对远方朋友的渴望。

第三句“明朝却踏红尘去”,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和尘世烦恼的无奈接受,同时也暗示着即将启程的决心。而末句“羞向清伊照病颜”则是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清伊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者代称,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因病容色不佳而感到羞愧,对朋友的担忧和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排众议组织文明,人说维新,公原复古;

为学界剔除锢蔽,功不负谥,史有定评。

(0)

集句联

顷来树佳政;时还读我书。

(0)

挽曾国藩联

七省被恩膏,伟矣勋名满天下;

三台望星象,烂然功业在人间。

(0)

挽曾国荃联

莅事公勤谓之忠,韬略宏深谓之襄,秉性沈挚谓之威毅,古大臣才命难兼,况罕逢棣萼声蜚,竹枝辉映;

饰终哀死则有帝,诵德歌功则有民,纪绩书勋则有史官,予小子名言莫赞,惟凭吊钟山减色,湘水无情。

(0)

赤壁矶石坊

文字流传八百年,我自黄州来时,独听歌声连汉水;

家乡阻隔五千里,公从赤壁游后,可余清梦到眉山。

(0)

挽郭嵩焘联

忠信笃敬行蛮貊;学问文章铄古今。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