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王荆公》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沸天(fèi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喧闹非常的场面。
缄口(jiān kǒu)的意思:闭口不言,保持沉默。
栖处(qī chǔ)的意思:指动物或人的栖息之所,也可引申为生活或停留的地方。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相酬(xiāng chóu)的意思:相互回报,互相报答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鸳鸾(yuān luán)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和睦。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 注释
- 两鸟:两只鸟儿。
相酬:相互应答。
声沸天:声音响彻天空。
治平:太平盛世。
重著:再次。
一啼鹃:杜鹃鸟的啼鸣。
鸳鸾:鸳鸯和鸾鸟。
鸥鹭:鸥鸟和鹭鸟。
无栖处:没有栖息的地方。
缄口:沉默。
于今:现在。
三百年:三百多年。
- 翻译
- 两只鸟儿相互应答,声音响彻天空,
在太平盛世,唯有杜鹃鸟的啼鸣再次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鸟儿相互应和的场景,声音响彻云霄,唤起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回忆。诗人王荆公(即王安石)通过"治平重著一啼鹃"这一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即使在和平时期,单一的杜鹃啼鸣也显得格外触动人心。接下来,诗人提到鸳鸯、鸥鹭这些象征吉祥的水鸟无处栖息,暗示了时局动荡,连这些原本安宁的生物也失去了安居之所。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表示从那以后已经过去了三百年的缄默无声,暗寓历史的沉寂与哀叹。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寓言人事,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风海上曲
秋风吹水龙上天,龙女抱珠海底眠。
水花生云起如葑,神龙下宿藕丝孔。
巨鳌赑屃鼍鼓随,赤鱼鳞鬣陈旌旗。
海人见此失操纲,归对妻儿月下纺。
自言移家来碛中,十载秋风潮不上。
老夫一人语门前,见此已是开皇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