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名为《论诗绝句四十首(其六)陶渊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首句“种桑已值山河改”,以“种桑”这一农耕活动为切入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这里的“山河改”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暗含着社会政治格局的更迭。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次句“看菊还怜甲子同”,则以“看菊”这一秋季景象,以及“甲子同”这一时间概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精神的敬仰之情。同时,“甲子同”也意味着时间的循环往复,强调了陶渊明作品中所蕴含的永恒价值。
后两句“千载子云朱仲晦,不将应璩比陶公”,直接点名了陶渊明与另一位古代文人子云朱仲晦的比较。通过这一对比,诗人突出了陶渊明的独特之处——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自由、自然和真我的追求,这种精神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了后世文人效仿的典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陶渊明深沉的敬意,并强调了陶渊明作品的深远影响和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精神的传承。诗中巧妙的比喻和对比,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陶渊明及其作品内涵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既和君佩寄内词,更作此以广之
识我平生矣。十余年、韩檠杜椠,祇君相似。
斫地狂歌歌未罢,且复纵横自喜。
漫赢得、江山如此。
云梦胸中吞八九,问谁堪、豪杰同生死。
成败恨,徒为尔。西湖旧事重提起。
怅新来、关山雨雪,游踪难纪。
盼尽飞鸿芳讯阻,处处心魂相倚。
见说是、天涯人迩。
太上忘情仍不免,笑英雄、自古欺人耳。
天下事,语还止。
沁园春.重阳前五日
秋是愁媒,雨雨风风,无端感伤。
觉香魂艳梦,昨宵苦短,冷吟闲醉,此计差长。
人寂如僧,斋空若寺,门掩闲庭落叶黄。
萧条况,怪我疏酬应,世尽炎凉。那堪又近重阳。
尽岁岁、他乡作故乡。
把半生事业,都归泡影,卅年尘土,轻换流光。
闷损情怀,惊传烽火,容易催添鬓满霜。
休提起,说禅心侠骨,剑胆诗肠。
曲游春.春寒
过春分天气,怪奢云乍护,酥雨难霁。
寒噤花迟,尚曲园昼寂,重门深闭。燕子忙无比。
寻故垒、栖香稳睡。
睡醒来、梳羽窥帘,帘波滉漾如水。
斜凭,屡棂吟望,望野色林光,一齐都閟。
冷逼春衫,唤小童赊酒,饮教微醉。一笑陶然起。
渐树树、橦花冻矣。何日暖送新晴,余晖满地。
露华
甃盆乍植,爱纤埃不受,比玉还明。
信风尚远,微开都赖烘成。
昔日蕊珠宫里,恰一枝、映雪盈盈。
离魂冷,几番锦障,暗转啼莺。
犹怜翠釭闲对,恁秀影无双,心拟仙灵。
香愁水逝,月中梦落春庭。
为谢灌畦邻叟,道种花、今已忘情。
驴背稳,寻梅且上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