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竹如意》
《咏竹如意》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似带湘妃泪痕,才离粉箨便精神

月明莫弄栖鸾影,愁杀吹箫引凤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粉箨(fěn tuò)的意思:指竹叶由绿色变为粉红色,形容竹叶变色的景象。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鸾影(luán y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影子,比喻美貌的女子。

湘妃(x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此诗以竹如意为题,描绘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与情感寄托。首句“似带湘妃旧泪痕”,运用湘妃竹的典故,赋予竹子以哀怨之感,仿佛每一根竹节都承载着历史的泪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次句“才离粉箨便精神”,则描绘了竹子从笋芽破土而出,脱去外层的粉箨后展现出勃勃生机的状态,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接着,“月明莫弄栖鸾影”,在月光下,竹子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如同鸾鸟栖息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竹子在月光下的美丽姿态,也暗示了竹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最后,“愁杀吹箫引凤人”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追求美好爱情或理想的人比作被竹子吸引的“吹箫引凤人”,表达了对那些因竹子的美而陷入深深思念或追求中的人物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竹子所蕴含的高洁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如意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和丹客林公

自念老境今枯杨,徒顺儿辈求药方。

颇闻大药性炎燥,如燎于原其中藏。

是非海里石鼎煎,大药何适求云仙。

但传钟吕有妙旨,著在诗曲成华编。

诵之如射必中的,坚然不朽贯金石。

内外悉云妙在丹,吐纳何尝及津液。

此事知有行则差,种麻安得豆有芽。

北辕适楚每自失,复似入海欲算沙。

岂惟阮籍途穷哭,录录尚念太仓粟。

水云难访我辈人,风期讵知晋江客。

三百字与五千言,一指便到玄牝门。

它年肯约移玉趾,焚香促膝为细论。

浩气收还质无槁,有待斯言能却老。

小筑云卧天台山,再挂此冠供汛扫。

(0)

吴歌为吴季子作

佳人一往兮不来,国为墟兮莫知。

侬自守兮谁依,俟河清兮几时。怅姑苏之崔嵬。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三

墐户喜冬序,秋容换霜风。

可叹景物移,只在笑谈中。

菊茂远先见,蓼疏寒更红。

老怀欣自惬,渐享爱日功。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五十七

老来参同事,勤志不敢失。

人言炉偃月,吾意炉藏日。

朝阳升西山,异液甘若蜜。

一体奠所居,旦旦享清逸。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六十一

古铁如钩戟,岁久钢断绽。久为土气蚀,皆成豌豆?。

铢两每不多,积之可精炼。

为剑或为刀,花宾劣于滇。

(0)

和蔡瞻明知府

公才祇合在瀛洲,一笑何能欲枕流。

日者简书成六凿,天其盘错到三休。

栏干静倚江涛阔,舟楫冷摇烟雨秋。

大手家风传相业,高情莫易搅清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