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如意》全文
- 鉴赏
此诗以竹如意为题,描绘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与情感寄托。首句“似带湘妃旧泪痕”,运用湘妃竹的典故,赋予竹子以哀怨之感,仿佛每一根竹节都承载着历史的泪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次句“才离粉箨便精神”,则描绘了竹子从笋芽破土而出,脱去外层的粉箨后展现出勃勃生机的状态,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接着,“月明莫弄栖鸾影”,在月光下,竹子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如同鸾鸟栖息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竹子在月光下的美丽姿态,也暗示了竹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最后,“愁杀吹箫引凤人”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追求美好爱情或理想的人比作被竹子吸引的“吹箫引凤人”,表达了对那些因竹子的美而陷入深深思念或追求中的人物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竹子所蕴含的高洁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如意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丹客林公
自念老境今枯杨,徒顺儿辈求药方。
颇闻大药性炎燥,如燎于原其中藏。
是非海里石鼎煎,大药何适求云仙。
但传钟吕有妙旨,著在诗曲成华编。
诵之如射必中的,坚然不朽贯金石。
内外悉云妙在丹,吐纳何尝及津液。
此事知有行则差,种麻安得豆有芽。
北辕适楚每自失,复似入海欲算沙。
岂惟阮籍途穷哭,录录尚念太仓粟。
水云难访我辈人,风期讵知晋江客。
三百字与五千言,一指便到玄牝门。
它年肯约移玉趾,焚香促膝为细论。
浩气收还质无槁,有待斯言能却老。
小筑云卧天台山,再挂此冠供汛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