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王 籍 文 学 求 读 书 堂 诗 宋 /周 必 大 倚 相 端 能 记 典 坟 ,子 羔 未 可 治 人 民 。十 年 莫 作 攸 之 恨 ,万 卷 方 知 甫 也 神 。堂 下 从 渠 糟 粕 议 ,城 南 容 我 简 编 亲 。铁 更 三 擿 韦 三 绝 ,将 圣 犹 然 况 后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典坟(diǎn fén)的意思:指人们对已故的先人墓地进行修葺或整理,以示尊重和纪念。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简编(jiǎn biān)的意思:简化而成的编排或文字。
南容(nán róng)的意思:南容指的是容貌美丽端庄的女子。
人民(rén mín)的意思:指代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人民的集体力量和作用。
三绝(sān jué)的意思:指某一领域中最为出色、独一无二的三个人或事物。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犹然(yóu rán)的意思:仍然、依旧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治人(zhì rén)的意思:指善于治理人民、管理人事,使其安定有序。
- 注释
- 倚相:倚靠经典。
典坟:古代典籍。
子羔:孔子弟子,以其孝闻名。
人民:百姓。
攸之恨:失去攸之的遗憾。
甫也神:像杜甫那样有神韵的人。
堂下:厅堂之下。
糟粕议:无价值的讨论。
简编:书籍。
铁更:比喻用力极深的书写。
韦三绝: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将圣:比作圣贤。
况后人:何况后世的人。
- 翻译
- 他倚靠经典能记住历史,子羔这样的才能还不能治理百姓。
十年来不要为失去攸之而遗憾,阅读万卷书才明白杜甫的伟大。
在厅堂下听他们讨论糟粕,我在城南更愿亲近书籍。
即使铁笔多次折断,韦编多次断裂,圣贤尚且如此,更何况后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诗中,诗人以王籍为典故,赞扬了王籍深厚的学问和对典籍的精通。他指出王籍不仅记忆力超群,能够记住大量的经典文献,而且对于治理人民也有独到见解,暗示其不仅学术深厚,且有政治才能。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王籍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认为他十年来可能未能实现他的抱负,但通过阅读万卷书,人们更加认识到他的卓越才华和精神境界。诗人鼓励王籍不必过于在意那些肤浅的批评(堂下糟粕议),而应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城南简编亲)。
最后,诗人以铁经多次敲击仍不断裂,韦编多次翻阅而不断绝的比喻,强调了王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于后人的启示意义: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砺,更何况后辈。整首诗赞美了学者的勤奋与才学,同时也寄寓了对后人的勉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