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客常携榼,侵晨屡湿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侵晨(qīn chén)的意思:指夜晚侵袭晨曦,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元自(yuán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自好(zì hào)的意思:自我满足,不与他人交往
- 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诗中“黄花元自好,何必问重阳”两句,直接点出菊花之美不在于特定的节日,而在于其自然之美的永恒。接下来,“候客常携榼,侵晨屡湿裳”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菊花的情景,通过“携榼”、“湿裳”等细节,展现了饮酒赏菊的雅趣。随后,“风霜存傲质,人物媚秋光”两句,进一步赞颂了菊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不屈,以及它为秋天增添的美丽。最后,“与尔同三径,相扶晚节长”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菊花一同度过晚年,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