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传说(chuán shuō)的意思:传说是指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传统故事或传闻,通常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不能完全证实真实性。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荒火(huāng huǒ)的意思:指燃烧得非常旺盛的火焰,也比喻非常强烈的怒火或愤怒。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九龄(jiǔ líng)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里端(lǐ duān)的意思:指在某个问题上持有极端、偏激的观点或态度。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蛮烟(mán yān)的意思:形容战火连绵不断,烟尘四起。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榕树(r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志向坚定,不可动摇。
天垂(tiān chuí)的意思:指上天降下来的恩赐或祥瑞,也表示天意或天命。
行旌(xíng jīng)的意思:行军时的旗帜
炎荒(yán h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干旱荒芜的景象。
瘴雨(zhàng yǔ)的意思:指瘴疠流行的时候下的雨,也用来形容灾难连绵不断。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瘴雨蛮烟(zhàng yǔ mán yān)的意思:形容瘴疠猖獗,烟雾弥漫的景象。
- 注释
- 鸿濛:指天地初开时混沌未分的状态。
九龄:指年纪,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人九岁时的壮举。
瘴雨蛮烟:形容南方湿热地区多雨且烟雾弥漫。
炎荒:炎热荒凉的地方。
北极:指北方的极地,象征着北方或国家的中心。
南雄: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广东韶关一带。
端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荔子:荔枝,一种热带水果,颜色鲜红。
- 翻译
- 当年凿开混沌之地,流传至今赞誉他的九岁功绩。
天空之下,瘴气和烟雾笼罩着蛮荒之地,道路深入炎热的丛林,火树丛生。
远望万里边关,向着北方的极地,两排旗帜飘过南雄之地。
在鹧鸪鸟的叫声中,端午节临近,榕树翠绿,荔枝正红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穿越艰险山路的景象。开篇“凿破鸿濛一窍通”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而“至今传说九龄功”则是对古代九龄童子过庾岭故事的引用,表明这次旅程同样值得被后世传颂。接着,“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和险峻环境,其中“天垂瘴雨”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路入炎荒火树中”则形象地表达了道路的艰难与热情。
下片“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展现了诗人对广阔疆域和军事胜利的赞美,“万里关河”描绘了一条长蛇般延伸的边塞,而“两行旌旆过南雄”则显示了军队的威武与胜利。紧接着,“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旅途即将结束、目标即将到达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