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陪坐几月,口边生尘埃。
夏风吹长树,禅师归山去。
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禅师(chán shī)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高僧,也泛指精通禅宗的人。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狂颠(kuáng d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疯狂或极度颠倒。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生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不使用而积灰尘,也比喻人长时间不接触外界而落后或陈旧。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后(wú hòu)的意思:没有后代,没有继承人。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出山与友人相聚,及后返山的场景。春风吹倒之人,或许是形容世俗之人在自然面前无力抗拒,而禅师却能超然物外。"相陪坐几月"表达了友人之间久处相伴的情谊,但即便如此,仍旧"口边生尘埃",暗示着世间纷扰无法完全避免。
夏风吹动长树之句,则是禅师归山的景象。"为嫌城里热"可能是表面原因,而内心或许是对尘世的厌倦和向往清静之境。"再三留不住"则显露了禅师坚定返归山林的决心。
最后两句"学诗无后先,到此如狂颠"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独特追求与执着,而"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则像是对某种诗歌风格或哲学思想的探究和质疑,这里的时间跨度之长,或许象征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深刻追寻。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禅师出山与归山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文学创作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