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东 都 令 狐 留 守 相 公 唐 /姚 合 除 官 东 守 洛 阳 宫 ,恩 比 藩 方 任 更 雄 。拜 表 出 时 传 七 刻 ,排 班 衙 日 有 三 公 。旌 旗 严 重 临 关 外 ,庭 宇 清 深 接 禁 中 。三 十 六 峰 诗 酒 思 ,朝 朝 闲 望 与 谁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表(bài biǎo)的意思:指人们对时钟或表的敬仰之情,形容非常守时。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除官(chú guān)的意思:指罢免官职,解除官员职务。
方任(fāng rèn)的意思:方任意使,随意处理。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禁中(jìn zhōng)的意思:指被禁止进入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被限制或禁止的事物。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酒思(jiǔ sī)的意思:酒后思念、酒后愁绪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排班(pái bān)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规定或安排,将人员或工作任务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或岗位上。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诗酒(shī jiǔ)的意思:指诗歌和酒的联合,表示诗人酒徒的生活方式,也用来形容诗人的风雅生活。
庭宇(tíng yǔ)的意思:指家庭的住宅、宅院。
闲望(xián wàng)的意思:闲暇时随意观望、不加思索地看着。
衙日(yá rì)的意思:指官府办公的日子。
严重(yán zhòng)的意思:形容问题、情况或后果非常严峻、严重。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 翻译
- 离开官职担任洛阳宫的东守,恩宠如同边疆之地更加显赫。
上表请命的时刻已是清晨七刻,每日在衙署中排列整齐,有三位高级官员共事。
威严的旌旗在关外显得庄重,宫廷庭院深邃直通皇宫禁地。
面对三十六峰的美景,饮酒作诗的闲暇时光,每天都有谁与我共享呢?
- 注释
- 除官:离职。
藩方:边疆。
七刻: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早上7点。
三公: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旌旗:旗帜,象征权力和威严。
禁中:皇宫内部。
诗酒思:饮酒作诗的闲适心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洛阳宫中执掌职务的场景,表达了对其权力和地位的赞誉。开篇“除官东守洛阳宫”即设定了人物的地位与所处的环境,“恩比藩方任更雄”则强调了这位官员在政治上不仅拥有重要职责,而且手中握有的权力非同小可。
“拜表出时传七刻,排班衙日有三公”一句通过具体细节展现了朝廷的规章制度,以及官员们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的情况。这不仅是对官方仪式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秩序井然、组织严密的一面。
“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则进一步描写了洛阳宫的威严与宏伟,以及它与外界相隔绝的特点。"旌旗"指的是官府前的旗帜,这里的"严重"形容词突出了其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庭宇清深接禁中"则表现出宫廷内外的分隔和神秘感。
最后两句“三十六峰诗酒思,朝朝闲望与谁同”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洛阳一带山川景色之美的赞赏,以及在这些自然风光中寻找灵感、写作诗歌的情趣。"朝朝闲望"表现出诗人日复一日地享受着这种宁静与美好的情境,而“与谁同”则留下了一丝寂寞和对知音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宫中官员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政治生活的一隅,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