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丝(bīng sī)的意思:形容细如丝的冰,比喻极冷。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分与(fēn yǔ)的意思:分开、分离
风移(fēng yí)的意思:风向改变,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
寒峭(hán qiào)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风刺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那须(nà xū)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需要经过一定的条件或环境才能实现。
倾倒(qīng dǎo)的意思:指深深地喜欢或者非常欣赏某人或某物。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新曲(xīn qǔ)的意思:指新创作的音乐或曲艺作品。
野屋(yě wū)的意思:指荒凉贫破的房屋。
游尘(yóu chén)的意思:指人在尘土中行走,形容行动频繁、奔波劳累。
正一(zhèng yī)的意思:正直、诚实。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法曲献仙音》由清代诗人张祥河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开篇以“花笑春山,雁啼秋水”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自然和谐的画面,春日里花朵绽放,春山含笑;秋日里大雁南飞,啼鸣悠扬。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隐喻着时光流转,万物皆有其时。
接着,“未许游尘飞到”,一句简洁有力,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宁静,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避世之所。随后,“新曲谁翻,旧声堪记,冰丝最宜寒峭”,诗人通过对比新旧之曲,以及冰丝在寒冷中特有的美感,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正一洗、胡沙怨,那须更长啸”,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内心的烦忧比作胡沙,而“一洗”则意味着心灵的净化,无需再通过长啸来发泄情绪,暗示着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释放。
“解音少。付词人,据鞍残梦,重唤起、清夜醉吟成调”,这一段描述了词人的创作过程,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词人在鞍上沉思,于清夜中醉意朦胧间吟唱出美妙的诗句,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酒浅不胜愁,尽将愁、分与银爪”,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而“银爪”可能象征着某种轻盈或优雅的事物,暗示着即使面对愁苦,也能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面对。
最后,“野屋萧萧。问吹香,何处风早”,以野屋的萧瑟反衬出一种孤独与寂寞,同时又以“问吹香,何处风早”提出疑问,似乎在寻找一种温暖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法曲献仙音》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通过对自然、音乐、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和心灵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早秋
明知有热不多时,可喜秋清又可悲。
四十九年蘧伯玉,西湖一阵桂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