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画眉(huà méi)的意思:指人为了美化自己的容貌而修饰眉毛,比喻虚饰外表,掩盖本质。
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柔调(róu diào)的意思:指言辞柔和委婉,不直接表露真意。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元因(yuán yī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或起因。
中语(zhōng yǔ)的意思:指言辞中的核心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 鉴赏
这首诗《蜡觜》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觜这一鸟类的独特之处。
首句“山鸟元因口得名”,开篇点题,以“山鸟”为引,说明蜡觜因其独特的鸣叫声而得名。接着,“柔调未及画眉声”,将蜡觜的鸣声与画眉鸟进行对比,强调其声音的柔和与细腻,暗示蜡觜在鸣叫时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鸟类的优雅与温柔。
“寒梅苦竹荒林下”,描绘了蜡觜栖息的环境,寒梅与苦竹交织于荒林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蜡觜生存环境的艰苦与不易。
最后一句“却此笼中语更清”,转折笔锋,将蜡觜从自然环境中的鸣叫与被囚禁在笼中的鸣叫进行了对比。这里的“更清”不仅指声音更加清晰悦耳,也暗含了对自由之美的向往与对束缚的无奈。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蜡觜独特鸣声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存环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