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秋影重,天近夜凉多。
清赏谁将共,幽怀奈尔何。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冰轮(bīng lún)的意思:形容冰面上的车轮,比喻事物的表面或外表虚假而美好。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秋影(qiū yǐng)的意思:指秋天的影子,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
同和(tóng hé)的意思:和谐团结,同心协力
幽怀(yōu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思念或忧愁。
玉河(yù hé)的意思:指银河,比喻辽阔无垠的宇宙。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题柱客(tí zhù kè)的意思:指懂得识文断字、能够理解文化内涵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石桥秋月下的龙江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联“白石卧沧波,冰轮度玉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静卧于波涛中的白石比作冰轮渡过玉河,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感受。接着,“地高秋影重,天近夜凉多”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地势高耸使得秋影显得厚重,而接近天际的夜色则更加凉爽,营造出一种深秋之夜特有的凉意与静谧。
“清赏谁将共,幽怀奈尔何”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美景时内心的感慨,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无人分享这份美好感受的遗憾。最后,“会逢题柱客,同和谪仙歌”则寄希望于未来能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吟唱谪仙之歌,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
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
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
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
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
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