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
《山居》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寺偏宜夏,游尘不染苔。

烟光迥野,江影上层台

竹笋侵崖出,藤花借树开。

幽禽如解意,飞去又飞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台(cé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的台阶或楼梯。

迥野(jiǒng yě)的意思:形容差异很大,迥然不同。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游尘(yóu chén)的意思:指人在尘土中行走,形容行动频繁、奔波劳累。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竹笋(zhú sǔn)的意思:比喻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中寺庙的独特景致与宁静氛围。首句“山寺偏宜夏”,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山寺在夏季别有一番风味。接着,“游尘不染苔”一句,以“游尘”与“苔”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山寺环境的清幽与洁净,仿佛尘世的喧嚣在这里无法触及。

“烟光收迥野,江影上层台。”描绘了一幅烟雾散去,远野清晰,江水倒映在高台之上的画面,展现了山寺周围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竹笋侵崖出,藤花借树开。”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生机与活力。竹笋破土而出,藤花借树而开,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长力量,也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由。

最后,“幽禽如解意,飞去又飞来。”以“幽禽”的灵动与频繁往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象征着山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心灵与自然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山中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其三崇洛学

恭惟两夫子,休宁托维桑。

俎豆久沦没,苔垣隔宫墙。

贤哉百世士,补坠功非常。

一崇遗爱祠,再作乡贤堂。

弦诵有观感,草木生辉光。

知君足儒吏,名共伊流长。

(0)

歌风台次韵三首·其二

渺渺荒台上,萧萧白日前。

籀文多剥矣,井汲尚泠然。

故国誇形胜,新亭说地偏。

向来怀古意,踪迹又经年。

(0)

送都宪左公廷珍巡抚辽东

关西声价重提刑,又总行台出帝庭。

千里封疆当北镇,九边绥服尽东溟。

皂囊坐遣烽烟息,宝匣长韬剑气腥。

宵旰分忧在今日,不须崖下勒新铭。

(0)

书仁里族侄佐时家庆卷后八绝·其六

红隐危楼御墨鲜,家鸡何止得家传。

文章不愧昌黎伯,好读城南训子篇。

(0)

故刑部尚书万安刘公夫人哀挽·其二

荆布家风玉雪容,诗书犹说旧儒宗。

相夫谁合隆恩泽,四度鸾书出九重。

(0)

故刑部尚书万安刘公夫人哀挽·其一

尚书勋德重当时,伉俪分明得女师。

淑行定归刘向传,令人三诵鹊巢诗。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