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公门(gōng mén)的意思:指官方门庭,也指官员、公务员。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栖鸟(qī niǎo)的意思:指暂时栖息在某个地方的人或事物。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庭除(tíng chú)的意思:指清除内外庭院的杂草,比喻清除害群之马,除去害人之事物。
退公(tuì gōng)的意思:指避开或回避官职,不再追求权力和地位。
晚色(wǎn sè)的意思:指天色将晚,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宴居(yàn jū)的意思:指宴请客人而不归还的行为。
跃鱼(yuè y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突然跳跃或突破困境,取得成功。
仄径(zè jìng)的意思:仄径指的是狭窄的小路,也可以引申为困难险阻的道路。
赋归欤(fù guī yú)的意思:归还财物、还清债务。
- 翻译
- 官员下班后,公府变得宁静,仿佛是闲居的景象。
秋风吹过竹席,傍晚的色彩洒满庭院。
走在弯曲的小路上,能听到栖息的鸟儿,池塘边听见鱼儿跳跃的声音。
看到黄花让陶渊明心生烦恼,他挠头吟诵起归隐的诗篇。
- 注释
- 吏退:官员下班。
公门:官府。
静:安静。
萧然:清冷的样子。
宴居:闲适的生活。
秋声:秋天的声音。
簟枕:竹席枕头。
晚色:傍晚的光线。
庭除:庭院。
仄径:小路。
窥:偷看。
栖鸟:栖息的鸟。
荒池:荒废的池塘。
跃鱼:跳跃的鱼。
黄花:菊花。
恼:使...烦恼。
陶令: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
搔首:抓头。
赋归欤:吟咏归隐之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独处生活的宁静氛围。开篇“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表明官府的忙碌已过,公务的门前变得清净无人,就像是在家中安逸地享受宴会一样。
接下来的“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则是说秋天的虫鸣声传到了枕边,而傍晚时分的颜色笼罩了庭院中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淡远和静谧的氛围。
“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中,诗人通过蜿蜒的小路窥视栖息在树木间的鸟儿,以及在废弃的池塘边聆听跳跃的鱼群,从自然界寻找灵感和安宁。
最后,“黄花恼陶令,搔首赋归欤”表达了诗人被黄色的菊花所困扰,这里指的是陶渊明,他在《饮酒》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秋江流。”的名句。搔首则是诗人沉思的样子,赋归欤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回家后依旧无法释怀这些自然景物所带来的情感和灵感。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作。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