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三》
《即事·其三》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竹院桥廊未放晴,一凉生处绿交横

隔林休厌荷池小,风叶时传泼雨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交横(jiāo héng)的意思:指人物行为凶狠狡诈,善于暗中算计和挑拨离间。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竹院(zhú yuàn)的意思:指竹子围成的院子。

翻译
竹林小院和回廊还未从阴雨中放晴,微凉的气息在绿色植物间交错弥漫。
隔着树林,不要厌倦荷花池塘虽小,风中的荷叶不时传来泼洒的雨声。
注释
竹院:竹林环绕的小院。
桥廊:连接房屋的走廊。
放晴:天气转晴。
一凉:微凉的感觉。
绿交横:绿色植物交错。
隔林:隔着树林。
厌:厌倦。
荷池:荷花池塘。
小:小而美。
风叶:被风吹动的荷叶。
泼雨声:大雨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竹院桥廊未放晴,一凉生处绿交横",通过对树木和竹林在秋风中的摇曳,展示了季节更替时的凉意,以及植物的生命力。在这个场景中,即使是在秋天,也依然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隔林休厌荷池小,风叶时传泼雨声”则描写了诗人对一处幽静之地的观察。这里的“隔林”暗示了一种隐逸的生活,而“荷池小”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象。"风叶时传泼雨声",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再现了秋天微弱雨声与树叶摩挲声的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声音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隐逸自适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送张大参知睿父擢江右廉访四律·其一

万户欢声彻海圻,喧传除目下皇畿。

当年石室紬中秘,此夕天垣动太微。

玉匣灵文双剑启,银河寒影一槎飞。

谁言卤簿江州贵,小队时能问蕨薇。

(0)

同惟敬诸丈邀刘观察集李园

楼阁凄凄云雾残,幽盟河朔此盘桓。

庭催黄叶风交响,席倚青萍月共寒。

一径秋光摇碣石,千门晴色绕长安。

题诗剩有邹枚侣,并拂朱丝兴未阑。

(0)

寿陈隐君

瑞日暄风满画堂,东来紫气近钱塘。

千春大海筹增屋,十里平湖树夹航。

盛世讴歌情正洽,明时耕凿兴偏长。

何当醉挟元龙去,百尺楼头话对床。

(0)

是夕阴霾无月诸子酣饮夜分而唐祝两生不至命小奚奏乐侑觞拈韵得中字即席赋

曳履南楼兴未终,胡床相对一尊同。

霜飞玉宇秋将半,露湿瑶台夜正中。

绕树参差飞倦鹊,衔芦嘹呖坠征鸿。

更阑竞奏霓裳曲,谁唤嫦娥出海东。

(0)

送李太史之秦中

绛节朱幡太史才,春风鸣玉下蓬莱。

鸡声万井开函谷,马色千山度蓟台。

授简明光朝日近,飞觞平乐暮云来。

含香旧侣深相忆,莫遣玄关闭绿苔。

(0)

过区用孺太史适长公绳玄诞日即席赋赠

五夜文光切上台,三春晴色绕蓬莱。

桃花漫向秦源觅,棣萼先从汉殿开。

紫气絪缊红日驻,清歌摇曳彩云来。

丹砂勾漏容相问,六翮从君跨九垓。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