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为法(wéi fǎ)的意思:为了法律、正义而做事情。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玉轮(yù lún)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圆满。
照彻(zhào chè)的意思:彻底理解或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含义。
中印(zhōng yìn)的意思:指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
主宾(zhǔ bīn)的意思:主宾意指主要人物和客人,用来形容主人公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有为法(yǒu wéi fǎ)的意思:有为法是指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方法或原则。
- 鉴赏
这首诗以半月湖为题,描绘了湖面倒映月影的美丽景象,以及月光普照的宏大意境。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巧妙结合。
“半月湖中印半月”,开篇即以“印”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影在湖面上的倒映,仿佛是月亮在水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里的“印”字不仅指视觉上的映像,也暗含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合如满相玉轮圆”,进一步描述了月影与实际月亮的相似,如同满月一般圆满。这里不仅赞美了月色之美,也隐喻了宇宙的和谐与完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主宾半满有为法”,这一句则从哲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满”与“半”的关系,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有为法”。在佛教中,“有为法”指的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现象,强调事物的生灭变化。此处借“主宾半满”来表达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即使处于“半满”状态,也有其独特的存在法则和美学价值。
“照彻三千与大千”,最后两句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宇宙空间,表达了月光普照万物、无所不照的宏大气势。这里的“三千”与“大千”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和无量的世界,象征着月光的无限延伸和宇宙的广阔无垠。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宇宙真理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半月湖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和宇宙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宇宙和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浣忝此官因献拙什
丞相当时植,幽襟对此开。
人知舟楫器,天假栋梁材。
错落龙鳞出,䙰褷鹤翅回。
重阴罗武库,细响静山台。
得地公堂里,移根涧水隈。
吴臣梦寐远,秦岳岁年摧。
转觉飞缨缪,何因继组来。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柏悦犹依社,星高久照台。
后凋应共操,无复问良媒。
禁直和人饮酒
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浓标格胜椒浆。
我来尚有钧天会,犹得金尊半日尝。
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访题进士孙秦延福南街居
多病久离索,相寻聊解颜。
短墙通御水,疏树出南山。
岁月何难老,园林未得还。
无门共荣达,孤坐却如闲。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