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今乐古乐》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纲条(gāng tiáo)的意思:指主要内容或大纲。
古乐(gǔ lè)的意思:指古代的音乐,也用来形容古老而美妙的音乐。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纪纲(jì gāng)的意思:纪律和法纲。也指重要的规章制度。
韶濩(sháo hù)的意思:指美好的音乐声音,也用来形容音乐悦耳动听。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条理(tiáo lǐ)的意思:指事物的组织结构合理有序,思维清晰连贯。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郑卫(zhèng wèi)的意思:指贤明的君主或官员,也用来形容有道德操守、能力出众的人。
- 注释
- 韶濩:古代的一种高雅音乐。
郑卫: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郑、卫两国的音乐,多为靡靡之音。
杳难寻:形容难以找到或理解。
古乐非今乐:古代的音乐与现代的音乐风格不同。
民同无古今:人民对于音乐的感受超越了时代的界限。
- 翻译
- 郑卫之音繁复而靡靡,韶濩的旋律却寂静无声
朝廷的法度和秩序难以追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孟子·今乐古乐》。诗中,陈普通过对“韶濩”(古代雅乐)与“郑卫淫”(指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俗音乐)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音乐与当代音乐的思考。他认为尽管古代音乐(如《韶濩》)在形式上可能显得庄重而无声,但其深层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并不逊色于当时的世俗音乐,因为它们都反映了人民的情感和生活。诗人强调了音乐的本质在于与民众共鸣,而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古今之别。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对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音乐应当服务于人民,体现时代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