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笔授轩·其一》
《笔授轩·其一》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白马驮经来洛阳,楞严笔授此何乡。

从此法流东土遍,曹溪一水入云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东土(dōng tǔ)的意思:东土意为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

法流(fǎ liú)的意思:法律的传承和发展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马驮(mǎ tuó)的意思:驮:抬着东西行走。比喻人或事物在背负重担、艰难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文化在东方传播的壮丽景象。首句“白马驮经来洛阳”,以白马载经的典故,生动地展现了佛教初传中国的场景,白马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使者,经书则是佛教智慧的载体,它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繁华的洛阳城,预示着佛教文化即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接着,“楞严笔授此何乡”一句,点出了佛教经典《楞严经》的传授地点,暗示了佛教在这一地区的深入传播和影响。楞严经是佛教密宗的重要经典之一,通过笔授的方式传承,强调了佛教知识的严谨性和神圣性。

“从此法流东土遍”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从洛阳开始,佛教的教义和实践逐渐渗透到整个东方地区,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这里的“法流”不仅指佛教思想的传播,也暗含了佛法如同流水般自然流淌,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最后,“曹溪一水入云长”以曹溪为喻,曹溪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弘法的圣地,此处用“一水”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汇聚与融合,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汇入广阔的云海之中,寓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影响,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的海洋,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其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佛教智慧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雪后龟堂独坐四首·其一

丈夫自重如拱璧,安用人看一钱直。

箪食豆羹不虚受,富贵那可从人得。

读书万卷行愧心,幽有鬼神为君惜。

龟堂乐处谁得知,红日满窗听雪滴。

(0)

屠希笔

屠希一笔价必千,绍兴初载海内传。

高皇爱赏登玉几,求书蚤暮常差肩。

一朝希死子孙弱,岁久仅可售百钱。

宣城晋陵竞声价,外虽甚饰中枵然。

呜呼世事每如此,使我太息中夕起。

(0)

闻仲高从兄讣

去国万里游,发书三日哭。

久矣吾已衰,哀哉公不淑。

寄书墨未乾,玉立在我目。

天高鬼神恶,生世露电速。

丹心抱忠贞,白首悲放逐。

九阍不可叫,百身何由赎。

文章果何罪,一斥独不复。

上寿阿母前,悔不早碌碌。

(0)

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在吴识昙公,至蜀识才公。

弥天宣书记,晚乃得从容。

是家固多贤,天遣慰我穷。

初秋夏末时,衲子各西东。

子独惜此别,共语夜烛红。

怪我耐逆境,万事一笑空。

子顾知我否,视身如枯蓬。

枯蓬未变灭,姑当付之风。

家世无高年,我今六十翁。

俯仰几时客,结束已匆匆。

那将须臾景,更受忧患攻。

愿言早来归,相就煮晚菘。

(0)

盆池

雨送疏疏响,风吹细细纹。

犹稀绿萍点,已映小鱼群。

傍有一拳石,又生肤寸云。

我来闲照影,一笑整纶巾。

(0)

幽居即事九首·其三

暮年乞残骸,穷巷事幽屏。

晨兴食一箪,有味敌五鼎。

终日无再炊,奈此夏昼永。

枯肠不禁搅,戒婢罢煮茗。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