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暑山中答莫如山》
《避暑山中答莫如山》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残暑未受遣,有诗来故人

数行犹觉少,三复不知频。

竹径留题近,松坛入梦新。

朝闻参赞语,传慰到慈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参赞(cān zàn)的意思:参谋助理

慈亲(cí qīn)的意思:慈亲指亲爱慈祥的父母,也可泛指亲人或家长。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三复(sān f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反复推敲、修改,达到精雕细琢的程度。

赞语(zàn yǔ)的意思:赞美的话语或表达。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避暑山中答莫如山》。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莫如山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避暑山中的生活情景。

首句“残暑未受遣”,点明了季节背景,夏日余热未消,诗人身处山中,享受着清凉与宁静。接下来,“有诗来故人”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诗歌这一媒介,传递了彼此间的关怀与问候。

“数行犹觉少,三复不知频。”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来信的珍惜与反复阅读的情景,虽然只是一两行诗,却让诗人感到意犹未尽,反复品味,仿佛能从中感受到朋友的温暖与鼓励。

“竹径留题近,松坛入梦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在山中的自然景观,竹林小径留下了友人的足迹,仿佛还能感受到其亲切的气息;而松坛则在诗人的梦中呈现出新的面貌,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与美好。

最后,“朝闻参赞语,传慰到慈亲。”诗人不仅收到了友人的来信,还将其内容转述给亲人,传递了友人间的关怀与祝福,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亲情的纽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交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避暑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八碧嶂生秋

叠嶂何缘生翠寒,为从笔底运金官。

宋元蹊径何须论,古格移情杨契丹。

(0)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四荷净日长

琉璃四面水堂虚,菱沜风来香气徐。

钓线閒收书庋置,亦非儒士亦非渔。

(0)

大学士勤宣伯张廷玉屡以年至乞休慰留未允近见其齿跻大耋精力视前较减优旨予告俟开春冰泮登舟赐诗三章以示眷注·其二

两朝纶阁谨无过,况复芸窗藉琢磨。

此日兰舟归意定,一时翰苑怅思多。

善娱乡党销閒昼,稳趁帆风送去波。

南国诗人应面晤,为询食履近如何。

(0)

闻雁

旃庐清夜分,候雁数声闻。

霜落才传信,沙平浅印文。

早来应挈子,可羡未离群。

木叶洞庭下,何须怨楚云。

(0)

江枫画曾看,山枫亲所睹。

洞庭犹未波,玉塞已如许。

殷峰杂早霞,赪巘明秋宇。

幻传或作人,眈视每来虎。

今岁与前秋,白驹迅似流。

林景曾何异,帷宫事不侔。

开窗聊纵目,点点照人愁。

(0)

鹦鹉

尽有民间疾苦事,语禽何不一传言。

怪底不离飞鸟类,长年孤负稻粱恩。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