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高步(gāo bù)的意思:以高的步子行走,形容行走的姿势高傲自信,也可比喻行事高傲自负。
过越(guò yuè)的意思:跨越、超越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经传(jīng zhuà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流传,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经典著作或传统文化。
明廷(míng tíng)的意思:指朝廷明亮正直、清明公正的政府机构。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三洞(sān d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完整无缺,没有缺陷。
山资(shān zī)的意思:指人才、财富等被埋没在深山之中。
水正(shuǐ zhèng)的意思:指事物正当、合理、恰当。
万神(wàn shé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众多,多指人多或神灵众多。
晤语(wù yǔ)的意思:晤语是指会面时的言辞,指会谈、交谈。
仙士(xiān shì)的意思:指具有仙人般的品德和修养的人。
- 注释
- 见说:听说。
当年:过去。
梦甚真:梦境非常真实。
公:您(尊称)。
高步:高尚的品行。
挹:汲取。
清尘:清风尘埃,比喻高洁。
经传:经典文献。
桐柏:道教名山。
兼:同时。
三洞:道教中的三个重要洞府。
名在:名声在。
明廷:朝廷。
接万神:连接众多神仙。
马过:马儿飞跃。
资:赋予。
浩气:浩然正气。
剡水:浙江嵊州的河流。
正残春:正值暮春时节。
白云二友:两位白云仙友。
皆:都。
仙士:仙人。
晤语:交谈。
一笑频:常常会心一笑。
- 翻译
- 听说当年梦境非常真实,如今您高洁如清风尘埃
博学通经又精通道教秘法,您的名声在朝廷上连接万千神仙
马儿飞跃越中山川,充满浩然正气,春天的剡水上花朵飘落
您的两位好友都是仙人,与他们交谈想必常常会心一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为好友王道录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王道录前往桐柏庵修行的赞赏与祝福。首句“见说当年梦甚真”暗示了王道录曾有过出世之念,如今得以实现;“公今高步挹清尘”则赞美他选择高尚之路,追求清静无尘的生活。
“经传桐柏兼三洞”描绘了王道录在桐柏庵研读经典,修行深奥的道法,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修行境界。“名在明廷接万神”进一步赞扬他在世人眼中地位崇高,如同接引众神的仙人。
“马过越山资浩气”借马过越山的形象,赞美王道录的气概如马般雄健,跨越崇山峻岭,充满浩然正气。“花飞剡水正残春”以春天将逝的景象,寓言王道录在恰当的时机踏上新的旅程,开始新的生活阶段。
最后两句“白云二友皆仙士,晤语多应一笑频”表达了诗人对王道录与白云仙友相聚的期待,认为他们的交谈定会充满欢笑,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王道录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道家思想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诘燕
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
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
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
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
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
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
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
楼上醉书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
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
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中原机会叹屡失,明日茵席留馀潸。
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
酒酣博簺为欢娱,信手枭卢喝成采。
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元非狂。
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