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鹃》
《闻鹃》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有鸟声悲切,初闻涕可挥。

谙行路险,故唤不如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谙行(ān xíng)的意思:熟悉某种行业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悲切(bēi qiè)的意思:形容悲伤之情非常深刻、强烈。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不如归(bù rú guī)的意思:不如归的意思是不如回去,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不如早点回去,以免继续损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杜鹃鸟的鸣叫声,充满了哀愁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杜鹃鸟的啼鸣与行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氛围。

首句“有鸟声悲切”,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主题——鸟鸣的哀伤。这声音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得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接着,“初闻涕可挥”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冲击力。初次听到这样的鸣叫,便如同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随时可能倾泻而出。这里不仅写出了声音的感染力,也暗示了听者内心的复杂情绪。

“似谙行路险”这一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杜鹃鸟以智慧和感知,仿佛它知道人间的艰辛与不易。杜鹃鸟之所以发出如此悲切的鸣叫,是因为它深知旅途的艰难,想要提醒行人珍惜回家的路,不要迷失方向,尽快回到温暖的港湾。

最后一句“故唤不如归”,直接点明了杜鹃鸟鸣叫的目的——呼唤人们回归家园。在这句话中,杜鹃鸟的形象更加鲜明,它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闻鹃》诗通过对杜鹃鸟鸣叫声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之愿的强烈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夜宴子谏书斋启窗见月喜而再赋

径僻无人到,柴门夜不关。

清樽开绿醑,白月挂青山。

室静心逾妙,香销意亦閒。

无论去与住,且复破愁颜。

(0)

奉题家君别号太古

无辱无荣物外身,不贪富贵不愁贫。

耻言秦汉年间事,自谓羲皇世上人。

利害一生忘计较,混沌千古复真淳。

膝前自有婴儿戏,暝坐东风日日春。

(0)

牛山眠月栗里八景之一为王懋元题

伊谁破混沌,盘根㨿坤舆。

崭然露头角,肖像躬犁锄。

落日下空谷,藉草明月孤。

山风起林末,过者闻鼾呼。

居人事耕稼,对此空踌躇。

(0)

贺隆竺昙住玛瑙寺

玛瑙坡前古道场,上人高坐据猊床。

麈谈佛法三乘妙,香祝皇图万岁长。

夜永黄猿啼月色,春明白露点湖光。

何时借我高层阁,饱看青山到夕阳。

(0)

舟次均州

浪里牵舟面面山,虔州十八是平滩。

征鸿不逐随阳伴,万里孤鸣月夜寒。

(0)

君子有所思行

命驾出城郭,局局遐作观。

南伐苏冢木,北采背峪兰。

东濯激浪河,西登悬鼓峦。

游览不称意,临风发长叹。

谷口子真隐,岩下傅说官。

闭由有本性,天道乃相干。

我欲焚我笔,堕我肺与肝。

萧然死灰场,庶以除劖刓。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