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雪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中雪景图。诗人以“一片嵯峨石,中馀小径通”开篇,通过“嵯峨石”与“小径”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嵯峨石,即高耸险峻的石头,象征着山的雄伟和自然的力量;而“中馀小径通”,则暗示着在这片壮丽的自然景观中,仍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已被雪覆盖,显得格外宁静。
接着,“自从雪积后,那得世人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的氛围。雪的堆积不仅掩盖了地面,也似乎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使得山中的一切都沉浸在一片洁白与静谧之中。这里的“世人踪”,既指人类的足迹,也暗含了尘世的纷扰与喧嚣。通过对比雪前后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静谧与纯净,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林春慢.癸酉公腊未尽半月作
树老号寒,天黯压檐,欲雪炉空无酒。
贾岛祭诗,梁园授简,工夫料量初就。
腊附待换,怎情绪、乱丝依旧。
不堪闻,是隔苑雨风,酿愁时候。乍阴晴、几番饤饾。
春消息、待漏陌头烟柳。
夙约比邻,新欢故国,娇心耐人重叩。
踏青伊迩,还等个、寻芳珍偶。
陇云深,数梅驿、一枝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