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起(chū qǐ)的意思:刚开始形成或出现。
出九(chū j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能力、品德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九门(jiǔ mén)的意思:指众多的门户或途径。
林僧(lín sēng)的意思:指在林中修行的僧人,比喻人远离尘嚣,专心修行。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清晖(qīng hu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清澈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来。比喻黑暗过去,光明重现。
衢路(qú lù)的意思:衢路指的是交叉的道路,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选择和抉择。
人欲(rén yù)的意思:指人们的欲望非常强烈,不受控制,蔓延四方。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东城夜归与孚若联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夜晚画面。首句“城上月初起”,以月升城头点明时间,暗示夜幕降临。接下来的“马头尘不飞”则通过静态的马匹和静止的尘埃,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天开万里碧",广阔的天空如洗,万里无云,展现出秋夜的开阔与深邃。
"漏出九门稀"中的“漏”指古代计时器,此处形容夜深人静,只有稀疏的更漏声,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衢路人欲静",街道上行人渐少,人们似乎都在享受这份宁静。"云林僧未归"则以僧侣未归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超脱的氛围。
最后两句“谁知玉京地,此夕共清晖”,“玉京”常用来代指京城或仙境,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这清冷的月光,表达了对京城深夜美景的共享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四蜡梅用前韵
浅染霓裳,轻匀汉额,巫山行雨方还。
最好是、肌香蜡莹,萼嫩红乾。
曾见金钟在列,钧天罢、笋簴都闲。
妖饶似,晓镜乍开,绿沁眉山。
休夸瘦枝疏影,湘裙窄、一钩龙麝随鞍。
便更做、山人倦赏,畏冷无欢。
争奈冰瓯彩笔,题诗处、珠琲斓斑。
清宵永,相对莫放杯寒。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
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轩窗共幽窳,竹柏助蒙密。
辛勤惭巧宦,穷贱守卑秩。
无术政奚为,有年秋屡实。
文书少期会,租讼省鞭抶。
地僻与世疏,官闲得身佚。
荆蛮苦卑陋,气候常壹郁。
天日每阴翳,风飙多凛凓。
衰颜惨时晚,病骨知寒疾。
蛮床倦晨兴,篮舆厌朝出。
南山近樵采,僮仆免呵叱。
禦岁畜蹲鸱,馈客荐包橘。
霜薪吹晶荧,石鼎沸啾唧。
披方养丹砂,候节煎秋朮。
西邻有高士,轗轲卧蓬荜。
鹤发善高谈,鲐背更炙熨。
披裘屡相就,束缊亦时乞。
传经伏生老,爱酒杨雄吃。
晨灰煖馀杯,夜火爆山粟。
无言两忘形,相对或终日。
微生慕刚毅,劲强早难屈。
自从世俗牵,常恐天性失。
仰兹微官禄,养此多病质。
省躬由一言,无枉慕三黜。
因知吏隐乐,渐使欲心窒。
面壁或僧禅,倒冠聊酒逸。
螟蛉轻二豪,一马齐万物。
启期为乐三,叔夜不堪七。
负薪幸有瘳,旧学颇思述。
兴亡阅今古,图籍罗甲乙。
鲁册谨会盟,周公彖凶吉。
详明左丘辩,驰骋马迁笔。
金石互铿鍧,风云生倏忽。
豁尔一开卷,慨然时掩帙。
浮沈恣其间,适若遂聱耴。
吾居谁云陋,所得乃非一。
五斗岂须惭,优游岁将毕。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宋·欧阳修】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轩窗共幽窳,竹柏助蒙密。辛勤惭巧宦,穷贱守卑秩。无术政奚为,有年秋屡实。文书少期会,租讼省鞭抶。地僻与世疏,官闲得身佚。荆蛮苦卑陋,气候常壹郁。天日每阴翳,风飙多凛凓。衰颜惨时晚,病骨知寒疾。蛮床倦晨兴,篮舆厌朝出。南山近樵采,僮仆免呵叱。禦岁畜蹲鸱,馈客荐包橘。霜薪吹晶荧,石鼎沸啾唧。披方养丹砂,候节煎秋朮。西邻有高士,轗轲卧蓬荜。鹤发善高谈,鲐背更炙熨。披裘屡相就,束缊亦时乞。传经伏生老,爱酒杨雄吃。晨灰煖馀杯,夜火爆山粟。无言两忘形,相对或终日。微生慕刚毅,劲强早难屈。自从世俗牵,常恐天性失。仰兹微官禄,养此多病质。省躬由一言,无枉慕三黜。因知吏隐乐,渐使欲心窒。面壁或僧禅,倒冠聊酒逸。螟蛉轻二豪,一马齐万物。启期为乐三,叔夜不堪七。负薪幸有瘳,旧学颇思述。兴亡阅今古,图籍罗甲乙。鲁册谨会盟,周公彖凶吉。详明左丘辩,驰骋马迁笔。金石互铿鍧,风云生倏忽。豁尔一开卷,慨然时掩帙。浮沈恣其间,适若遂聱耴。吾居谁云陋,所得乃非一。五斗岂须惭,优游岁将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667c67122f249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