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宦迹》
《宦迹》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宦迹何淫滞,吾生亦有期。

空歌白石调,谁采北山芝。

忽见春花满,坐令归兴滋。

茫茫怀二仲江海挂帆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二仲(èr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两个人中,排行第二的人。

挂帆(guà fān)的意思:指船只扬起帆,即将起航或即将离开。

归兴(guī xī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事物的兴盛归于正常状态

怀二(huái èr)的意思:指心中怀有不满或不平之情。

宦迹(huàn jì)的意思:指官场上的经历和履历。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宦迹何淫滞”,诗人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在官场中经历的繁琐与束缚,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无奈。接着,“吾生亦有期”一句,诗人似乎在为自己寻找一个解脱的出口,暗示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空歌白石调,谁采北山芝”两句,运用了典故,白石调和北山芝分别出自《列子》和《楚辞》,寓意高洁的志趣和隐逸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有高远的志向,却无人理解或帮助实现的孤独感。

“忽见春花满,坐令归兴滋”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开、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为诗境增添了色彩,也激发了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情。春花的盛开仿佛是大自然对诗人内心呼唤的回应,使他更加渴望逃离官场,回归自然。

最后,“茫茫怀二仲,江海挂帆迟”中的“二仲”指的是古代两位隐士,这里借指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江海挂帆迟”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心怀归隐之意,但现实中的种种羁绊使得他难以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云夜听猿吟

寒岩飞暮雪,绝壁夜猿吟。

历历和群雁,寥寥思客心。

绕枝犹避箭,过岭却投林。

风冷声偏苦,山寒响更深。

听时无有定,静里固难寻。

一宿扶桑月,聊看怀好音。

(0)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子乔来魏阙,明主赐衣簪。

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

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

昨夜新烟雨,池台清且深。

伏泉通粉壁,迸笋出花林。

晚沐常多暇,春醪时独斟。

西南汉宫月,复对绿窗琴。

(0)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戎狄寇周日,衣冠适洛年。

客亭新驿骑,归路旧人烟。

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飒然。

云愁百战地,树隔两乡天。

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

今朝一尊酒,莫惜醉离筵。

(0)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承明常谒帝,函谷坐成仙。

少别商山下,长探禹穴前。

云迎出关驭,花待过江船。

欲识恩华重,宸章七曜悬。

(0)

和刘涵

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闲。

闭扉一亩居,中有古风还。

市井日已午,幽窗梦南山。

乔木覆北斋,有鸟鸣其间。

前日远岳僧,来时与开关。

新题惊我瘦,窥镜见丑颜。

陶情惜清澹,此意复谁攀。

(0)

送郑少府

江岸一相见,空令惜此分。

夕阳行带月,酌水少留君。

野地初烧草,荒山过雪云。

明年还调集,蝉可在家闻。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