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征(cháng zhēng)的意思:指战争或长途行军。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焚舟(fén zhōu)的意思:指在决心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后,采取极端措施,断绝后路,不给自己退路。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虎踞(hǔ jù)的意思:指虎在山林中踞坐,形容势力强大、地位稳固。
旧业(jiù yè)的意思:指从前经营的行业、职业或工作。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屯列(tún liè)的意思:指大量积聚、堆积在一起。
挟纩(jiā kuàng)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兴王(xīng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兴起、称王称霸。
营屯(yíng tún)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战场上设置的营寨。
壮图(zhuàng tú)的意思:形容图案、画面宏伟壮丽。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万里长征(wàn lǐ cháng zhēng)的意思:形容艰难困苦的长途旅行或艰巨的任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其二)》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蔡子的留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已议营屯列上留”,诗人先提到已经商议好了驻扎营地的计划,并且留下了一部分人,暗示了某种行动或计划正在进行中。接着,“稍欣群盗障横流”一句,表达了对平息盗乱、稳定局势的欣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动荡的担忧。
“三时旧业终应在,万里长征亦少休。”这两句诗描绘了对过去事业的坚守与对未来征途的坚韧不拔。诗人坚信自己的事业最终会实现,即使面对遥远而艰难的征程,也不会轻易放弃。
“和策但令均挟纩,壮图何用辄焚舟。”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和策”(和谐的策略)和“壮图”(宏伟的计划)来表达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同时强调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应轻言放弃,甚至不惜牺牲,体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远大的抱负。
最后,“东都自是兴王地,虎踞宁须问石头。”这两句诗以东都(洛阳)作为历史上的兴盛之地为例,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形势的乐观态度,认为即便面临困难,也不必过分忧虑,因为历史的经验和自然的规律都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