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南 岭 路 唐 /朱 庆 馀 越 岭 向 南 风 景 异 ,人 人 传 说 到 京 城 。经 冬 来 往 不 踏 雪 ,尽 在 刺 桐 花 下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说(chuán shuō)的意思:传说是指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传统故事或传闻,通常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不能完全证实真实性。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京城(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北京,中国的首都。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踏雪(tà xuě)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在雪地上,形容行走轻盈、不留痕迹。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下行(xià xíng)的意思:往下走,下降。
- 注释
- 越岭:翻过山岭。
向南:朝南行进。
风景异:景色与众不同。
人人:所有人。
传说到:流传说到。
京城:首都(这里指京城)。
经冬:经历整个冬天。
来往:来去。
不踏雪:不必踏雪。
尽在:都集中于。
刺桐花下:刺桐树开花的时候。
行:行走。
- 翻译
- 穿越山岭南行景色独特,
人人都说要去那京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归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之情。"越岭向南风景异"一句,以一个开阔的视角引入整体意境,"异"字生动地表达了南方山水与北方相比的独特魅力。接着"人人传说到京城",京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枢纽,每个人都对那里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下片"经冬来往不踏雪",诗人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通过没有踏雪这一常见的冬日行迹描写,传达了一种特殊的季节感受。紧接着"尽在刺桐花下行",刺桐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选择在这温暖而明媚的背景下进行旅途,彰显了对南方春日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旅途中的美好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南归之路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南国风光的深深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郊奉祠
薄雾林花润,微风沙水清。
鸿归心共远,鸥泛眼偏明。
寸禄秋毫累,分阴尺璧轻。
沧浪端可濯,藿食了馀生。
春夜感怀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