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有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月 十 五 日 有 感 宋 /董 嗣 杲 浔 阳 江 上 看 明 月 ,月 落 孤 眠 百 感 生 。十 二 年 前 如 昨 日 ,竹 斋 曾 醉 凤 箫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凤箫(fè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高雅动人,能够使人心灵得到满足的美妙声音。
感生(gǎn shēng)的意思:互相影响、相互感动。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竹斋(zhú zhāi)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浔阳江头仰望明月时的孤独与感慨。"月落孤眠"四字,既写实了月下沉思的场景,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回忆起十二年前的那个夜晚,仿佛就在昨日,他在竹斋中沉醉于凤箫的悠扬声中,那份欢乐与美好似乎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淡忘。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时空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董嗣杲的这首《九月十五日有感》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