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断魂(duàn hún)的意思:指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感到极度痛苦和失落。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漫说(màn shuō)的意思:随便说、胡说八道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倾国(qī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女子的美丽、才智、魅力等超过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下诏(xià zhào)的意思:指皇帝发布诏令,下达命令。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毡车(zhān chē)的意思:指农民用来运输农作物的车辆。
昭君(zhāo jū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容貌出众的女性。
诏求(zhào qiú)的意思:指皇帝或上级向下属发出命令或要求。
第一人(dì yī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排名第一的人。
- 注释
- 漫说:不必说,不必提及。
昭君:王昭君,汉朝美女,出塞和亲。
第一人:最出色的人。
毡车:用毛毡制成的车辆,适应边疆环境。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托羌浑:与羌族和浑族结盟。
君王:指汉元帝。
下诏:下达命令。
求:寻求。
倾国:整个国家,这里指美女。
琵琶:古代乐器,常与昭君出塞联系。
略断魂:稍微勾起人们的愁思或情感。
- 翻译
- 不必说昭君是最出色的第一人,
她乘坐着毡车穿越万里荒漠,与羌族和浑族为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信口十绝·其三》,其中描述了汉朝王昭君的故事。全诗通过对昭君之美和音乐才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女性美貌与艺术才华的赞叹。
"漫说昭君第一人,毡车万里托羌浑" 这两句诗用来形容王昭君不仅是当时最美的人,而且她的名声远播,如同毡车一般载着她的芳誉穿越万里的空间,直至遥远的羌地。这里的“羌”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浑"则形容事物的广大无边。
"君王下诏求倾国,不为琵琶略断魂" 这两句诗表达了汉元帝对昭君美貌和音乐才华的极度赞赏,他甚至愿意用国家的安危作为交换,以期得到她的心。"不为琵琶略断魂"则指即使是最喜爱的琵琶,也不忍心稍有损坏,因为它与昭君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她灵魂的延伸。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故事的再创造,展现了李流谦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一
今年明月无情甚,偏向江东。
只照军容,不放银花万树红。
凤城飞下征南骑,一片刀弓。
铁甲呼风,愁杀思乡沈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