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竺山二十咏·其六》
《石竺山二十咏·其六》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

雪翎差髣髴,丹顶不分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丹顶(dān dǐng)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才华出众。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细听(xì tīng)的意思:仔细倾听,注意细节

雪翎(xuě líng)的意思:雪白的羽毛

乍见(zhà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突然见到某人或某物。

翻译
初次看见它仿佛在飞翔,
仔细聆听却听不到叫声。
注释
乍见:初次看见。
飞势:飞翔的姿态。
细听:仔细聆听。
无唳声:没有叫声。
雪翎:白色的羽毛。
差髣髴:隐约相似。
丹顶:红色的头顶。
不分明:看不清楚。
鉴赏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乍见作飞势一句,以“乍”字形容事物初现之状,给人以突兀感;“作飞势”,则表现出山石在视觉上的动态美,仿佛在空中飞翔。细听无唳声,则显示了诗人对声音的关注,即使是细微的声音也能引起他的注意,而这里却是“无唳声”,突出了山间的静谧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雪翎差髣髴,丹顶不分明。”则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山石之间的光影变化。“雪翎”指的是覆盖在岩石上的雪花,它们像是轻盈的羽毛;“差髣髴”,则形容雪花覆盖的不均一,给人一种自然无造作之感。丹顶,不分明,则描绘了山顶在光线照射下的模糊效果,可能是因为阳光与阴影的交错,使得山顶的轮廓变得不清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景物色彩和形态细微变化的观察。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山石飞动姿态、声音的细听以及光影变幻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早起

参差曙色走归云,落月犹高欲近人。

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

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

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

(0)

同林城山杨学舟游虎丘

虎踞名丘往事赊,胜游千载梵王家。

山灵旧出点头石,地妒曾埋解语花。

佛国凭空云入座,剑池共汲水随车。

吟人谩有兴亡感,雪壁淋漓落阵鸦。

(0)

次滕倅夜登楼韵

湖边四面小云楼,城上三更漏鼓秋。

月淡无痕诗共好,官清有味境能幽。

人间路绝蓬瀛近,木末天低宇宙浮。

唤醒尘劳碗中茗,西风黄叶正飕飕。

(0)

吹万不同无数风,人间遂有水晶宫。

玉龙夜战三更月,铁马秋行万里空。

老尽蓬心松柏独,起来蒿目地天通。

兰亭尽足方金谷,只诧粗人论未公。

(0)

过衡山

此是湘南第几程,楚天空旷入深溟。

九千丈月照衡岳,八百里程归洞庭。

恨入江蓠骚骨冷,梦回湘竹泪花青。

客中总为贪程熟,落枣风高我自醒。

(0)

游苏仙山

坛下松声江上潮,坛前天近北风高。

山腰洞黑藏丹灶,云顶秋深落石桃。

逆理偷生虽世论,离群独立亦人豪。

仙家尽有青精饭,不与吟翁绿鬓毛。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