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梓山寺联句》
《过梓山寺联句》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石路硗硗马足劳,偶来山寺访方袍

会教玉带换一语,不独金山二豪

疏竹半窗移日影长松万壑响秋涛。

固知方外有馀地,野鹤一声鸣九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二豪(èr háo)的意思:指两个豪富的人,形容富有的人多了不起。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金山(jīn shān)的意思:指富有的矿山,也用来比喻财富或宝贵的事物。

九皋(jiǔ g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波浪滔天。

马足(mǎ zú)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硗硗(qiāo qiāo)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野鹤(yě h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人或事物。

移日(yí rì)的意思:移动太阳,指时间的推移,形容光阴的流逝。

玉带(yù dài)的意思:形容美女的腰身曲线优美,如玉带一般。

知方(zhī fāng)的意思:知道道理,明白规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梓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石路硗硗马足劳”以崎岖的山路和劳顿的马蹄声开篇,营造出一种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氛围。接着,“偶来山寺访方袍”则点明了目的地是寺庙,以及探访的对象是僧侣,暗示了一种寻求精神慰藉的旅程。

“会教玉带换一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珍贵的玉带比作深奥的话语,表达了诗人对与僧侣交流的期待与珍视。而“不独金山有二豪”则可能暗指在探访过程中,不仅金山有杰出的僧侣,梓山寺同样不乏高人,强调了不同地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接下来的“疏竹半窗移日影,长松万壑响秋涛”,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疏落的竹影映照在窗户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长松在山谷间回荡着秋日的涛声,这些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固知方外有馀地,野鹤一声鸣九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方外,即超越世俗之外,这里指的是寺庙或修行之地。诗人认为,在这些远离尘嚣的地方,有着更多心灵的栖息之所。野鹤的一声鸣叫,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声音,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呼应了前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念奴娇

嫩凉如水,正一天风露,秋容如沐。

明日中秋今夜月,千里清辉光足。

周室姬公,唐家元轨,来享人间福。

老人星瑞,光芒南照檐曲。

行看裂土分茅,朱颜青鬓,好称腰横玉。

便挽银河斟北斗,倾作千钟醽醁。

子舍荣华,孙枝赫奕,茂盛同松竹。

尊前欢笑,竞将椿算为祝。

(0)

蔷薇

一架蔷薇四面垂,花工不苦费胭脂。

淡红点染轻随粉,浥遍幽香清露知。

(0)

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门生犹记凿龙登,载酒东堂命友朋。

终日清谈陪几杖,赤松况是坐禅僧。

(0)

花山村舍

潦退滩滩露,沙虚岸岸颓。

涧声穿竹去,云影过山来。

柳菌粘枝住,桑花共叶开。

庵庐少来往,门巷湿苍苔。

(0)

临江仙.九日登碧莲峰

涧碧山红粉烂漫,烟萝远映霜枫。

倚阑人在暮云东。遥天垂众壑,平地起孤峰。

大好家山重九日,尊前切莫匆匆。

黄花消息雁声中。寻芳须未晚,与客且携筇。

(0)

燕归梁·其二

屏里金炉帐外灯。掩春睡腾腾。绿云堆枕乱鬅鬙。

犹依约、那回曾。人生少有,相怜到老,宁不被天憎。

而今前事总无凭。空赢得、瘦棱棱。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