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杂咏·其五》
《罗浮杂咏·其五》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古风

昔日稚川子,勾漏远求丹。

大药误人九还得驻颜。

荣途信自膻,中怀非所安。

薤露望晨晞,那能盘桓

大运以去临期长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大运(dà yùn)的意思:指好运气、顺利发展的时期或时机。

大药(dà yào)的意思:指能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有效手段或办法。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勾漏(gōu lòu)的意思:泄漏秘密、暴露隐私。

九还(jiǔ hái)的意思:表示事物回归原状或恢复正常。

临期(lín qī)的意思:指接近最后期限或截止日期。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误人(wù rén)的意思:欺骗或引诱他人,使其产生错误的认识或判断。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薤露(xiè lù)的意思:指深夜的露水,也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或者好运。

以去(yǐ qù)的意思:以去表示“离开”、“离去”的意思。

远求(yuǎn qiú)的意思: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远距离寻求、追求。

稚川(zhì chuān)的意思:指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或事物。

中怀(zh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中有所怀念、牵挂或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罗浮杂咏》中的第五首。诗中借古代炼丹术士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日稚川子,勾漏远求丹”引用了葛洪(字稚川)的故事,他远赴勾漏山寻求长生不老之丹。这不仅引出了炼丹术的主题,也暗示了对追求永恒与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

接着,“大药不误人,九还得驻颜”表明了对炼丹术的肯定态度,认为它能够帮助人们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这里“大药”指的就是长生不老的丹药,“九”可能是指九转还丹,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重要概念。

“荣途信自膻,中怀非所安”则转向对仕途的反思。诗人认为,官场之路虽然充满诱惑和利益(“膻”字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污浊),但内心深处并不感到满足或安宁。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薤露望晨晞,那能复盘桓”中“薤露”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短暂的生命。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不愿在官场中停留,希望能够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最后,“大运一以去,临期但长叹”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意识到,时间如白驹过隙,无法挽回,面对即将到来的岁月流逝,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炼丹术的故事引出对人生、官场和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永恒、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次韵匏庵先生共月庵赏桃花二绝句

墙底芳尊岁合开,杖藜岁约为花来。
醉翁惯作颓然醉,先报东风扫绿苔。

(0)

追昔感事八首(出世周手稿,集本不载)

欲醉胡姬耐笑看,驼酥千盏不辞干。
忽雷抱向青楼月,拨出《凉州》夜雪

(0)

次韵吴谕德先生共月庵赏花(二首)

未从花下醉清曛,忽忆东风动茜裙。
已按公诗知节候,来年相访在春分。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秋日过子问郊居二首

映竹缘溪三两家,阴阴树影日将斜。
翩翩黄蝶穿疏蓼,唧唧秋虫语豆花。

(0)

行路难·倚剑且勿叹

倚剑且勿叹,听我《行路难》。
世途反覆多波澜,焦原九折未为艰。
君不见汉谣斗粟歌未阑,长门一夕秋草残。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况他人方寸间。
又不见绛侯身荣应系狱,贾生终对长沙鵩。
功成更觉小吏尊,才高宁避明时逐。
所以赤松子,远赴中林期。
谁能吴江上,见笑鸱夷皮。
骊龙有珠在沧海,劝君逆鳞勿婴之。
子推介山下,屈原湘水湄。
当时枘凿自不量,至今憔悴令人悲。
行路难,难为言。
沧浪一棹且归去,长安大道横青天。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