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不说禅,直以身为舌。
莫归刚要归,不说又著说。
张翁把研槌,锅中钓出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与通上人》。诗中运用了象征和寓言的手法,充满了禅宗的智慧和幽默感。
首句“行脚莫归乡”,意为行走四方的旅人不要想着回归故乡,暗示了追求真理的道路往往远离尘世的束缚。接着,“枝筇一条铁”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手持铁杖,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而“庵居不说禅,直以身为舌”则表明这位上人选择在山林中静修,以行动而非言语来表达佛法的深邃。
“莫归刚要归,不说又著说”这两句诗,通过矛盾的表述,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在冲突与和谐。一方面,修行者似乎在抗拒回归世俗生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各种方式与世界保持联系。这种看似矛盾的状态,实际上反映了修行者在寻求真理与实践之间不断探索与平衡的过程。
最后,“张翁把研槌,锅中钓出鳖”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一位老翁手持研磨石,在锅中钓起一只鳖的故事融入其中。这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趣味性,也寓意着在日常琐事中也能发现真理,以及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比喻,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解脱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悟佛法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