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足谁呼觉,烟消篆已空。
卧听铜瓶泣,青松万壑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隐居于钟山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首句“生涯如倦鸟,栖息此山中”以倦鸟归巢比喻诗人厌倦尘世,选择在山中寻求心灵的栖息地,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
接着,“睡足谁呼觉,烟消篆已空”两句,进一步展现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睡足后无需他人唤醒,烟消篆空则暗示时间流逝,生活节奏平缓,没有世俗的纷扰。这里“篆”指香烟之烟,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
“翻经欺眼力,斜日借窗红”则展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另一面——阅读佛经。面对经书,诗人或许感到眼力不济,但斜阳透过窗户洒下的一抹红色,为这静谧的时光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
最后,“卧听铜瓶泣,青松万壑风”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所闻所感。铜瓶似乎在哭泣,青松在山谷间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及其对自然、佛法的深切感悟,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前时著脚清净坊,山童殷勤进山茗。
半杯春云满晴空,午困瞢腾顿能醒。
山深有鸟声清圆,俗名捣药颇堪听。
从来不起市朝想,定亦久知存所性。
何如捣茶伴老衲,疾病去尽竟归正。
数株寒菊带秋清,一篆香烟留日永。
顾我服官走芳尘,心虽超悟力未猛。
气猿意马难同防,未免稍纵肆顽犷。
人言茶味怕齿知,日渐月渍遣胃冷。
不然除腻立奇勋,气象森严费忠鲠。
建溪早芽细如针,来春喊声遍山岭。
铜模新制号凤团,绛纱斜纫护龙饼。
竹窗拂拭金石坚,碾破霏霏光炯炯。
旧曾识此今罕见,山茗一旗生舜井。
冠裳不加貌自若,厥包断不请侥倖。
须知老衲定中人,任柳生肘木生瘿。
《象田老馈山茶用东坡先生韵奉寄》【宋·张侃】前时著脚清净坊,山童殷勤进山茗。半杯春云满晴空,午困瞢腾顿能醒。山深有鸟声清圆,俗名捣药颇堪听。从来不起市朝想,定亦久知存所性。何如捣茶伴老衲,疾病去尽竟归正。数株寒菊带秋清,一篆香烟留日永。顾我服官走芳尘,心虽超悟力未猛。气猿意马难同防,未免稍纵肆顽犷。人言茶味怕齿知,日渐月渍遣胃冷。不然除腻立奇勋,气象森严费忠鲠。建溪早芽细如针,来春喊声遍山岭。铜模新制号凤团,绛纱斜纫护龙饼。竹窗拂拭金石坚,碾破霏霏光炯炯。旧曾识此今罕见,山茗一旗生舜井。冠裳不加貌自若,厥包断不请侥倖。须知老衲定中人,任柳生肘木生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667c6b01c3031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