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咏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内心的矛盾。首句“道心虽博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情怀和广泛的爱心,然而接下来的“遇物忽难兼”则揭示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博爱往往难以兼顾,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树木因为鸟巢而更加珍惜,云彩曾经因为月亮的光芒而感到嫉妒,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怜悯和自我反思。他从酒中寻找慰藉,却发现“酒中宁有感”,情感并未因此得到解脱;在诗歌创作中,他也感到“诗里觉无厌”,但似乎也无法完全排遣心中的郁结。
最后两句“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越来越疏懒,身体也因之而日益衰弱,这使得原本的困境更加深重。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和个人衰老的内心世界,富有哲理和人生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宗人简斋
博文约以礼,夫子诲子渊。
详说将反约,斯语在七篇。
由繁乃入简,此学本圣贤。
卓哉紫阳公,道统得正传。
剖析到精微,而后会大全。
讥以为支离,此说恐未然。
闲邪至敬义,简易斯坤乾。
后学懒用功,疏略取自便。
藉口鹅湖诗,一蹴登青天。
浪云即心是,所学竟类禅。
不知格物学,盖在诚意先。
如斯谓之简,毋乃堕一偏。
此风近颇张,门户欲自专。
君既学双峰,趋向尚慎旃。
路头且要正,莫踏船两舷。
送高录参美任
高安之民椎且质,空蒙恶声头上笔。
独惟猾吏可怕人,架鹰腾霄柙虎出。
贪官乞钱吏手中,庸官仰笔描吏容。
狱情黯菼直为曲,虽欲辨雪何由从。
先生来纠高安狱,直道仁心作民福。
吏知积德不忍欺,囚感吐诚争首服。
掉头不肯徇上官,几回拂意思挂冠。
伸冤振抑必得请,愧杀同列双颧丹。
先生种满甘棠了,天子知贤恨官小。
若人底处可安排,不在玉堂应凤沼。
鳣鲸自不沟渎留,郡官无贤民却愁。
愁公归去莫报德,但祝高门于定国。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