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慎火诗》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咏慎火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范筠所作,通过对花卉的描绘,隐喻了对谨慎行事、防火防患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兹卉信丛丛,微荣未足奇。”以“兹卉”(此花)起笔,描述了花丛繁茂,虽有微小的繁荣,但并不引人注目。接着,“何期糅香草,遂得绕花池。”转折中,诗人将“香草”与“花池”联系起来,暗示了通过谨慎处理事物,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香草环绕花池,增添了一抹香气。
“忘忧虽无用,止焰或有施。”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忘忧”既指花能给人带来愉悦,又暗指消除忧虑;“止焰”则与前文“香草”相呼应,象征着防火防患。诗人在此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些事物看似无用,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同“止焰”。
最后,“早得建章立,幸爇柏梁垂。”“建章立”意为建立规则和制度,而“柏梁垂”则可能是指通过遵守规则,避免了火灾的发生,如同柏树之枝垂下,象征着安全与保护。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谨慎行事、预防火灾的重视,以及对建立完善防火机制的期待。
综上所述,《咏慎火诗》不仅是一首对花卉美的赞歌,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行事,防患于未然,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全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