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间以买屋,万卷以买书。
书多读不既,屋宽住有馀。
勇锐割此物,煎迫姑少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百间以买屋,万卷以买书”表明诗人对于拥有宽敞居所和丰富藏书的渴望,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追求,更蕴含着文化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接着“书多读不既,屋宽住有馀”则透露出即便是大量的书籍也读不完,即便是宽敞的居所也有剩余,这种状态反映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满足感。
然而,在“彼索子钱者,日夜号庭除”一句中,诗人的心境出现转折。这里的“彼索子钱者”可能指的是那些为了金钱而奔波劳碌的人,他们甚至在庭院中也无法摆脱对金钱的追逐。这与前文中的理想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勇锐割此物”一句,显示出诗人面对这种现实时的果敢态度,“煎迫姑少纾”则是说即便是在煎熬中也要保持冷静,不被外界干扰。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和坚守自我的决心。
最后,“老勿费眼力,村墟亦可居”表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诗人在面对世俗纷争时,选择了退隐田园,以简朴安贫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这不仅是对物质欲望的放下,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在面对现实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持和超越。
郭外山色暝,主人林馆秋。
疏钟入卧内,片月到床头。
遥夜惜已半,清言殊未休。
君虽在青琐,心不忘沧洲。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
空馀孤屿来诗景,无复横槎碍柳条。
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