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牛羊下,高无鸿雁群。
凉惊枝上坠,声向静中分。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冥漠(míng mò)的意思:形容黑暗、深远、寂静的样子。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世氛(shì fēn)的意思:指社会的风气和氛围。
霜井(shuāng jǐng)的意思:指冬天寒冷时,地面上结霜的现象。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中分(zhōng fēn)的意思:指将某事物分为两半或平分某物。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清冷之美。诗人以“天意清如水”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清澈与人世间的污浊相对比,表达了对纯净世界的向往。接着,“何曾染世氛”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纯净不被世俗所玷污的主题。
“秋风何处起,木叶朅来闻”,诗人通过秋风的起始和木叶的飘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生命的流逝感。这里的“朅来闻”不仅指木叶的声音,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野有牛羊下,高无鸿雁群”,这两句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与高远的天空,牛羊的悠闲与鸿雁的渺小形成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生命的多样。同时,这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和谐共处。
“凉惊枝上坠,声向静中分”,诗人通过描述落叶的声音在寂静中清晰可闻,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肃杀与寂静,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霜井婵娟泪,冰沟冥漠君”,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霜井比作泪,冰沟比作冥漠,形象地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最后,“断肠题柿湿,一半是行云”,诗人以柿子的湿润和行云的流动,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虚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深沉思考。
县东有一境,号曰罗汉门。
此地称粤区,贼伺为巢屯。
陂头既败北,兔窟营孔殷。
爰集三千旅,旌旂飏风云。
伊谁献此策,苏逆计超群。
扬威齐奋武,一战弃甲奔。
乃复持两端,擒渠约官军。
嗟嗟苏大哥,狡猾犹如鼢。
原来豆变子,众唾不堪闻。
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
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
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
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
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斸。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
渺兹澎湖岛,汪洋当巨浸。
哀哉澎湖民,颠连遭岁祲。
山势若浮鸥,泛泛无庇荫。其土多斥卤,其宅少荫?。
讨海以为食,刮井以为饮。
薯芋与杂粮,全凭雨漉渗。
贾舶一不通,居民口为噤。
去秋八九月,台飓无乃甚。
鼓浪成咸雨,飞洒等毒鸩。草根亦枯澜,牛羊先病?。
风伯日怒号,波涛苦击揕。
欲渔不敢出,欲籴无由赁。
东邻与西舍,死殇相哭临。
纵有贤司牧,力薄难为任。
驰书飞告急,呼天空哑喑。
吁嗟渤澥中,胡能同席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