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沾山觜岚,翠润溪脚草。
舂响烟外村,渔唱芦中岛。
蚕眠(cán mián)的意思:指蚕在茧里沉睡,比喻人在安乐中不思进取,懒散无为。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卷云(juǎn yún)的意思:形容烟云卷曲盘旋的景象。
麦熟(mài shú)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到达最佳状态,可以收获或取得成功。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山觜(shān zī)的意思:指山林中的小路或小径。
物候(wù hòu)的意思: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泛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渔唱(yú chàng)的意思:指渔民在渔船上唱歌,形容人在适当的环境下以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山间清新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积雨晓来霁”,开篇即点明了天气变化,从连日的阴雨转为清晨的晴朗,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接着,“便若物候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转变的喜爱之情,认为它让万物呈现出更加美好的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色:“碧沾山觜岚,翠润溪脚草。”山嘴上的雾气被雨水洗净,呈现出一片碧绿;溪边的草地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通过“沾”和“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林的生机勃勃。
“无心乍卷云,有时忽啼鸟。”这两句则转向天空的变化,云彩似乎无心地卷起,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云彩和鸟儿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蚕眠桑子肥,麦熟雉儿饱。”这两句转向农事活动,描述了雨后的农田景象。蚕儿在肥美的桑叶中安然睡眠,麦田里成熟的麦穗让雉鸡吃得饱饱的。这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丰饶,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
“舂响烟外村,渔唱芦中岛。”最后两句描绘了村落和岛屿的场景。远处的村落传来舂米的声音,而芦苇丛中的小岛上,渔民的歌声悠扬。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居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喜悦,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祥和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
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