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径沿溪滑,柴门倚树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卧雪(wò xuě)的意思:指在雪地上躺着或卧着,形容人的行为坚定,不畏艰险。
玄经(xuán jīng)的意思:指深奥、玄妙的经典或学问。
云行(yún xíng)的意思:指行走迅速,如云一般飞快。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蓝涧杂诗五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首句“藓径沿溪滑”,通过“藓径”和“溪滑”形象地刻画出一条湿润的小路蜿蜒于溪边,路面因苔藓湿润而显得有些滑溜,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次句“柴门倚树欹”,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居所,柴门斜靠在树旁,显示出主人的随性与生活的质朴。
第三句“看云行自远”,诗人以云彩的飘逸自远处流露出内心的恬静,他静静地看着云朵悠然远去,寓言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第四句“卧雪起常迟”,则写出诗人冬日里慵懒的生活状态,即使雪厚也常常不愿早起,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态度。
第五、六句“白日蹉跎过,玄经寂寞为”,诗人感慨时光匆匆流逝,自己却沉浸在研读佛经的寂寞中,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最后两句“不才甘在野,非是傲明时”,诗人坦诚自己并非不屑于世俗功名,而是选择在田野间过着淡泊的生活,这是他对个人志向和价值观的表白,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以及淡泊处世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壶即事
雨过条风着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
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
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
香入云亭为高子章赋
山麓有庭存古意,不种凡花惟种桂。
苔封藓剥迸鳞皴,雪劲霜顽耸苍翠。
栽培岂解一日成,爱惜至今尤不易。
来人不必问典型,对此俨然前辈是。
树前翁仲不可求,树下子孙能几世。
子孙立足满庭除,前人于此见心事。
近年乔木几家存,是中林壑何阴翳。
前人种树爱读书,种时已喻书中义。
后人读书念前人,对树类能歌蔽芾。
八月九日秋风高,金丹变化乘飘飘。
朝元顾祖归寒殿,仙香直入干云霄。
老兔痴蟾开鼻孔,奏彻虚皇应得宠。
虚皇锡赍万琼瑶,赏君爱护月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