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迹俱成幻,铭功本弃侯。
还疑灞陵上,魂去奉冠游。
这首诗描绘了留侯墓的景象与历史氛围。首句“古寺临郊外”,点出墓地的地理位置,古寺静立于郊野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接着“残碑倚道周”,描述了墓地周围散落的残破石碑,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
“赤松人已化”一句,借用了赤松子的典故,表达了对留侯张良的追思与敬仰,暗示其精神虽已逝去,但如同仙人一般超脱尘世。而“青冢世仍留”则以青冢比喻留侯墓,强调其作为历史遗迹的存在,历经千载,依然被世人铭记。
“观迹俱成幻,铭功本弃侯”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人物与遗迹的虚幻与永恒之间的关系。观其事迹皆为过眼云烟,而其功绩却永垂不朽,表达了对留侯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的赞美。
最后,“还疑灞陵上,魂去奉冠游”以想象的方式,将留侯与汉高祖刘邦的友情以及留侯的智慧与忠诚,比作灞陵上的故事,暗示留侯的灵魂或许仍在人间游历,继续守护着那份深厚的情谊和智慧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留侯墓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精神世界的探讨,展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记忆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生世岐喧静,平章有不如。
宦涂吾画虎,濠上子知鱼。
去索长安米,归紬笠泽书。
兹轩住苍莽,胜日复踌躇。
酒盏扶头后,莺声禁火馀。
兰风度樽俎,蝶翅掠襟裾。
有底烟霄意,便为水竹居。
可须供曲糵,未后课耰锄。
花蓓红酣日,池光碧浸虚。
鹤头依绿荇,龙骨闹清渠。
诗兴因超忽,愁端得破除。
时从一吟醉,小计百砗磲。